
残疾人脱贫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硬骨头,用先进的产业技术充实他们,用生动营销案例激励他们,从种得好到卖得好,“志智双扶”,为残疾人致富插上自信的翅膀是礼泉县残联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思路。6月26日至29日,礼泉举行的残疾人专委培训涉及16个镇办、334名残疾人。给人印象最深刻是这些残疾人的学习热情、残联干部组织有序和培训老师接地气的讲座,面对三十八九度高温,竟然没有一个人缺席和早退。
组织得力有序 礼泉还能不能继续发展苹果产业,从品种到栽培应该如何做?苹果质量提升了,市场收购价却很低,我们怎么办?中早熟苹果最好的品种是啥,礼泉能否栽植,什么时候上市效益最好?等等这些是赵镇培训现场互动环节部分残疾人朋友的问题。
作为陕西省苹果体系专家的马文哲教授擦着额头上汗珠,一一耐心解释着,两个半小时课程,上了三个半小时还不能结束。课后主动要专家联系方式的,请专家为苹果病害开具处方的,拉着马老师要到自家地里看看的,让马教授应接不暇。在南坊镇、赵镇、阡东镇、新时社区无不如此。
礼泉县残联自有培训计划开始,便四处咨询,寻找专业、有经验的培训机构,作为培训理想效果的硬性保障。确定了陕西科技报培训中心作为委托培训单位后,多次邀请培训单位的负责人,对接培训内容、培训师资,考虑残疾人出行不便,确定就近集中培训的原则。要求培训单位为误餐的所有残疾人专委发放午餐补贴,购置矿泉水,发放培训资料,确保培训出效果。培训伊始,每天有理事长随队督查,两位残联干事组织协调,布置会场,点到签名,配合培训单位发放资料、午餐补贴。在阡东镇,由于培训教师在三楼,两位行动不便的专委在残联干事的组织下被抬上教室,培训完叮嘱带队的乡镇干事保证每一位专委路途安全,目送他们离开。精细化组织管理,强有力协调,使整个培训学员无一人缺席和早退。
课程设置接地气
在南坊镇,马文哲教授就苹果产业发展的趋势、如何选择品种、搭配授粉树、果园生态管理、化肥农药使用,结合欧洲国家先进生产技术做了逐一讲解。马教授针对农产品卖难问题,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就消费者精准定位,消费者心理、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定价策略等方面做了讲座。
李省印研究员就设施栽培甜瓜品种、育苗、绑蔓、打叉、留瓜标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分解。杨伟高级农艺师深入田间,结合品种与树形,四季修剪,夏季作物重点等作了具体的指导。让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让课堂和田间联接,从产业链的开始种植发力,到最终销售达成结束,无一不透漏着礼泉残联在选取专家方向上的智慧。
(本报记者 杨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