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书香校园 寻幸福教育

陕西科技报

  每当走进蒲城县矿区小学,你会发现,学校走廊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有文化的气息,各类主题教育墙的布置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了解历史、浸润文化,“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读书氛围渗透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如今,随时可见师生们捧书而读,阅读的场景成了一道亮丽风景。
  ▲兴于书
  矿区小学始终秉承“诵读中华经典,提升道德品质”的教育理念,把阅读作为学校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让阅读成为师生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书育人,德学双修”的教育宗旨,学校着重从“四个方面打造”入手:
  1、打造校园主题特色文化
  创设书香校园氛围,在校园的走廊里、楼梯拐角,教室墙壁处悬挂以“家乡特色文化、红色经典文化、传统经典文化”为主线,以“受古训益身心、读故事承美德、品诗句抒豪情、赏名言爱祖国”为主题制作宣传版画,在各班设“图书角”,各班教室统一悬挂国旗、班训、名人名言,张贴学生自己读书体会,学校板报每期都开辟学生读书心得专栏。校园,聆听书声朗朗,远离了世间的喧嚣,感受的是一份宁静淡雅。
  2、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
  学校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爱读书的教师,视野才开阔,精神才充实。学校倡导教师通过读书,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建立年级图书角,让师生在下课、休息的时间,过来阅读、浏览,周末学生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图书带回家去看。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促进“精神发育”,快乐健康地成长。
  3、打造书香主题特色文化
  阅读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明灯,是构建师生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在打造书香主题特色文化的过程中,学校针对教师和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师生养成教育,在教师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在学生中开展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重点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在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完善人格。开展“美词佳句”展览、“书伴我成长”主题班队会、“我最喜爱的板报”评选,以及“读书用书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会”“课本剧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文明,让良好的文明习惯深植于学生内心,外化于行动。
  ▲立于礼
  矿区小学是一所矿区农村相结合的公办学校,这些孩子生活的地方大部分是租学校周围的民房,生活环境很不理想,加之很多同学的家长经常早出晚归,对孩子在教育时间上花的不够,很多家长本身的素质不高,导致很多同学从小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行为和生活习惯,阅读能力更需要亟待提高,如何加强这些孩子的习惯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摆在矿区教育人面前的难题。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将“书香校园”作为突破口,以“先进的文化”为引领,以“人文精神培养”为基础,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1、建章立制是前提
  近年来,学校不断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采取目标分解、以点带面、逐步提高的办法,狠抓制度落实。做到班班有“规范”,人人有“守则”,全校的德育工作要求做到一表(把班会列入总课程表);二专(有专门的领导、专门的教师);三结合(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品德课与文化课结合);四定(定计划、定原则、定内容、定考核);五化(组织网络化、内容系统化、活动制度化、形式多样化、时间经常化)。办公室、教导处、少先队三处室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各负其责。
  2、榜样效应强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此,学校注意抓好学校和班级中的典型。各班对照学校制定的学习及行为习惯评比细则,开展“班级争星”活动。学校每周进行“流动红旗班级”评比,对于评比出的班级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进行公布、表彰,哪个班级得的流动红旗多少一目了然,全校渐渐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成于乐
  学校以教师“大练基本功、追求高水平”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组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引导全体教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常态课的研究上,切实推进教学从有效向高效发展。学校专门成立“名师工作站”,通过开展请进门求教、登上门讨教、敞开门研教、送上门传教的活动,实施骨干带动,并鼓励各教研组自主教研,形成“百花争艳、百花齐放”的快乐教学氛围。着力打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快乐新课堂。

(李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