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局长杨林(右)在省太白林业局局长王会福(左)陪同下视察调研秦西绿菜产业园。
陕西秦西绿色蔬菜园负责人向陕西科技报社领导介绍温室蔬菜生长情况。
朱志章 摄
大棚蔬菜
秦西温室蔬菜大棚
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区航拍图 七月三伏,骄阳似火。但在素有“太白积雪六月天”的太白县,这里的天气却格外凉爽。
7月21日上午,由陕西科技报社、陕西省科普宣教中心、陕西省农学会、陕西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百家创新生态农业基地体验式科普教育试点园”授牌仪式,在县城附近的塘口村陕西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举行。
陕西科技报社社长张西洪首先介绍了“百家创新生态农业基地体验式科普教育试点园”项目宗旨。他说,“百家创新生态农业基地体验式科普教育试点园”项目是由陕西科技报社牵头,联合陕西省科普宣教中心、陕西省农学会、陕西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开展的一个集“科普体验功能,未来经济功能,生态旅游功能,文体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一体化项目。项目以文化育农、科技兴农为宗旨,通过培育和扶持涉农基地,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建立社会效益加经济效益的长效运营模式,打造科普与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使百家基地项目成为陕西深耕地缘文化的“文化+农业+科技”名片,面向全国推广。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副局长李瑞群介绍了陕西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的发展情况。他说,秦西绿色产业园从2014年3月建园,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四个年头的建设运营发展。这四年,是森工人战天斗地、锻炼队伍、开启二次创业的四年;是调整结构、绿色发展、品牌建设的四年;也是林业人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提质增效的四年。这四年,产业园积极融入太白县县域经济发展,在省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太白县委、县政府和各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园区成为了集研发、培育、生产、监控、销售五位一体的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突显。
李瑞群表示,今天借授牌这个机遇,是对园区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园区工作的鞭策,更是对园区的一个转变,使园区发展由外延向内涵转变。今后要加强与陕西科技报社的全方位合作,珍惜授牌这个机会,利用平台的良好资源,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不断提升秦西产业园的社会影响力。整合资源,研究政策,申报项目,融合资金,早一日将产业园建设成为集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成果转换的核心区,农业循环产业示范的样板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验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前沿综合体,早一日成为太白县一张靓丽的名片。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产业科科长吕昕在介绍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时这样说,园区从2014年春天建园到运营仅用了3个半月,园区占地350亩,88座蔬菜大棚,基地依靠太白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依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技术支撑,引进山东寿光集团蔬菜大棚经验和优质种子资源。四年来,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推出了优质的果蔬,包括茄果类、绿叶类、特色水果等。从建园到现在,累计出品果蔬1600吨,实现产值4300万元,实现收入1600万元,实现利润430万元。2014年建园,2015年就获得宝鸡市龙头企业和宝鸡市市级农业园区称号;2016年被陕西省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并获第22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2017年获陕西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称号,陕西省十大金口碑农产品称号。虽然这些荣誉和称号只是一个奖牌,但产品有口皆碑。产品在西安采取订单模式和会员模式销售,供不应求。秦西蔬菜产业园浇灌用的是鳌山下来的雪水,温差大,气温低,很少有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采用的是物理模式,土质做到有机标准,得到了绿色食品认证、良好农业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等权威认证。欢迎陕西科技报的朋友为我们带来新的信息、新的方法,也特别希望各位朋友在繁忙工作之余,来到雪域太白,品尝我们的秦西好菜,并将我们的好菜介绍到陕西各地乃至更广阔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共同发展绿色产业。
接着,由陕西省科协原巡视员、陕西省反邪教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任建斌和省太白林业局副局长李瑞群共同向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负责人闻杰授予“百家创新生态农业基地体验式科普教育试点园”牌匾。
在授牌前,参加授牌仪式的50多名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陕西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蔬菜大棚和现代化温室基地,对正在茁壮成长的各种有机蔬菜赞不绝口。
(本报记者 麻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