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

商南:三个贫困户的励志故事

陕西科技报
  在商南县湘河镇,有一批贫困户在政策扶持、干部关爱和社会帮助下,他们卯足干劲、奋发图强,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甘落后,也不想掉队。 
  ▲罗成林:平凡但不甘平庸
  在湘河镇湘河村大泉组,50多岁的罗成林,只要不是雷雨交加的天气,他便起早贪黑,上山巡逻每一处山林的安全,一旦发现有破坏森林资源的不法之徒,立即用瘦弱的身躯予以制止,特别是在天气干燥的秋冬季节,他更是寝不安枕,生怕有上山祭祖等原因造成火灾情况的发生,用行动保卫着辖区林业资源。
  老罗妻子曹荣英说:“以前我们家穷的叮当响,孩子多、负担重,老罗身体也不好,胃和肺都有问题,日子过得熬煎的很,多亏现在的政策好啊,又是帮助我们贷款搞产业,帮扶干部还给我家免费送了2头猪,还给我们在镇上弄了一套房子,又给老罗安排了护林员的营生,每个月400块钱呢!”
  老罗前两天去巡山,从山上滑下来,身上刮了好多伤,去医院包扎花了好几百元,但他还是每天按时巡山。“村上这么信任我,不能辜负大家的一片好意呀!”罗成林坚定地说。
  ▲吴瑞阁:百善孝为先
  俗话说:“女子本柔,为母则刚。”这句话用在湘河村贫困户吴瑞阁的身上恰如其分。家人生病,她不离不弃;生活艰辛,她勇挑重担;困难面前,她迸发出了强大的毅力和韧性。
  吴瑞阁家住湘河镇湘河村南沟组,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她在家照顾老小。2015年春天,丈夫王新军在工地上出了事故,腰部受到重创,休养了1年多,家里中断了生活来源,欠下了重重债务。她精心照顾丈夫,顶着巨大的压力东拼西凑支付医药费,丈夫的伤慢慢恢复。但2017年7月,70多岁的婆婆突然动脉破裂,在医院住了20多天。这段日子里,吴瑞阁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将她从生死边缘拽了回来。
  吴瑞阁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不公,没有感叹过世事无常,一如既往地照顾行动不便的丈夫、70高龄的婆婆和尚幼的孙子,默默地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村支部书记吴成全评价说:“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女子,从嫁过来的那天起,便将孝老爱亲诠释得淋漓尽致!”
  ▲黄建国:奋斗才能脱贫
  家住湘河村五渡组的黄建国,老实本分、忠厚正直,妻子杜香莲勤劳质朴、贤良淑惠。可谁知大儿子却从小患上精神三级残疾,夫妻俩费尽心思精心照料,也无力回天。母亲70多岁,身体不好,家庭负担非常沉重。村上2011年为其办理了低保,但面对上有老下有小,这一点生活补贴还是显得杯水车薪。好在黄建国深知要想改变贫困面貌,只有在外面多干苦工、多下苦力,所以别人嫌脏嫌累的活儿,他二话不说直接上手,蹭破皮、磨出茧是常有的事。可毕竟收入有限,家中陈旧的四间土木结构房屋一直没有得到修缮。
  考虑到黄建国家的特殊情况,2017年村里结合移民搬迁政策,为其协调了一套集中安置房,这更坚定了他奋发图强、早日脱贫的决心。2018年,他在家养了2头猪,种了2亩白芨。村里要成立中华蜂养殖合作社,他率先养殖了15箱。家中的产业忙完之后,他便外出做外墙涂料的生计,奠定了脱贫致富的基础。他经常告诉妻子:“咱不怕穷,只要好好干,总会过上好日子的。” 
  

(本报记者 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