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局长王会福(中)和局党委书记胡秀文(右二)陪同省局领导视察调研秦西绿色蔬菜产业示范园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产业发展扫描
吕昕 本报记者 麻岐 近几年来,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依托太白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的大好机遇,以“美丽林场、富裕职工”“奋战十三五,收入翻一番”为目标,紧紧围绕“特色、高效、品牌”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生态休闲、林特产品三大主导产业,打造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太白森林康养园、上河生态产业园、中蜂产业生态示范园四个产业园区,鼓励发展种植、养殖、采集、服务为主的“四小产业”,已逐步形成局级产业带动、场站产业支撑、职工自营经济自主发展的三级联动模式。
一、园区建设
1、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是省太白林业局2014年依托太白县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历史,投资1170万元建成的高山设施蔬菜基地。2015年被评为宝鸡市市级农业园区和市级龙头企业,201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并荣获第2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2017年被评为陕西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荣获陕西十大金口碑农产品。园区已顺利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GAP认证和国家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截止2018年上半年,累计向社会提供优质绿色果蔬1600吨,食用菌550吨,实现产值4300万元,实现收入1830万元、实现利润430万元,争取国家各项惠农补贴1725万元,辐射带动周边56位农民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为该局林业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太白森林康养园位于太白县城东南,距太白县城2.5km。该园以“追梦大美秦岭,情醉太白慢城,追尚绿色自然,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立足太白生态休闲旅游强势发展的大好机遇和该园地理、资源、景观、区位、定位优势,争取早日完善特色植物培育、林下经济示范、森林文化展示、自然科学教学、旅游度假接待等功能,成为太白城区周边及局系统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中心场所。
3、上河生态产业园是该局在林业发展新形势下,为提高林业综合效益,探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于2015年成立的一个以中药材种植、中蜂养殖等林下经济发展为主的产业实验、示范园区。中药材种植基地栽植乔木树种杜仲、山楂及套种草本药材党参、黄芪、板蓝根、当归及连翘、金银花等共计2000余亩,所产药材经药检有效成分均超过国家标准20%以上。中药材基地的建设为该局林下经济的开发打开了新的天地,成为太白山药谷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并带动周边贫困农户就业。
上河生态产业园中蜂养殖发展迅速,经过短短3年,现已达到近千箱规模,是太白局中蜂养殖示范基地。园区7名职工人均养殖150箱,年生产土蜂蜜2万余斤,人均收入5万元以上。
防火道路建设、光伏发电系统、无线信号接入、饮用水净化等措施,彻底改变了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园区绿化、大门建设、围栏建设、水电站改造、人工湖建设等工程已经完成,园区面貌焕然一新。上河生态产业园资源保护良好、地势平缓,地理位置优越,是太白县户外自行车骑行的理想线路。
4、中蜂产业生态示范园是省太白林业局为了响应宝鸡市建立“中华蜜都”号召,融入太白县“大旅游”发展战略,长期有效服务于广大职工和贫困户,在太白县发改委立项,建成本局及太白县对接旅游产业,展示中蜂文化的示范性产业生态园区。
新建日产量5吨的数字化调控土蜂蜜灌装生产线一条。该局引进中蜂蜂蜜灌装生产线在太白县尚属首家,对宝鸡市打造“中国蜜都”及太白县中蜂养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秦岭国有林区生态文化科普馆的建设依靠大秦岭背景,紧扣时代主题,凸显中蜂文化,彰显林业精神。通过中蜂养殖的发展历史、养殖环境、中蜂与健康、中蜂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等的介绍展示,展现蜜蜂的舍小我存大我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结合林业人的奋斗历程展示,延伸诠释企业精神-大秦岭精神-新时代中国精神。
中蜂产业生态示范园的建设对于扩大中蜂产业规模,提高蜂蜜产量及蜂蜜品质,扩大销售渠道,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农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林下种植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太白林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成为发展林下经济种植的宝地。从2014年起,林区各林场大力发展苗木、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其中太白河林场投资43.5万元,发展猪苓种植8亩计3200窝,并套种猕猴桃1000株;白云林场建设苗木培育基地,累计投资8.18万元,栽植香花槐大苗1000株,定植华山松大苗600株,扦插红豆杉10000株、药王茶8000株,同期种植蔬菜5亩。2015年,再次栽植香花槐4500株。共销售苗木5000株,盈利10万元。并组织林场职工在小南沟投资5万元建成75亩优质核桃经济林基地,目前已开始挂果。上河生态产业园在疏林地林下打造20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栽植乔木药材树种杜仲和山楂670亩,套种中草药220亩。
三、中蜂养殖
近几年来,在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省太白林业局紧紧依托秦岭资源优势,鼓励职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发展中蜂养殖,并采用“局+林场+基地”的三级管理模式,鼓励中蜂养殖产业逐步由个人自营经济产业向场级产业发展。目前,全局中蜂养殖存栏量已由2013年的700多箱发展到2018年的5000多箱。全局共建立10个中蜂养殖基地,24个养殖点,养殖人员118人。
全局共有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上河生态产业园、太白森林康养园、苏家沟林场、终南林场、桃川林场、白云林场、太白河林场、黄柏塬林场、二郎坝林场等十个养殖基地。其中上河生态产业园是中蜂养殖示范基地。2017年,园区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存栏量达到700箱,产蜜11000余斤,收入33万元;苏家沟林场自2000年就开始自发养殖中蜂。积累了丰富的养蜂经验,率先成功研发了巢蜜生产技术并批量生产;二郎坝林场采用林场全额出资,职工秦西中蜂产养殖、林场与职工共同出资职工养殖、公司+农户养殖等多种发展模式大力开展中蜂养殖产业,并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建立了一个中蜂养殖基地和三个养殖示范点,截止目前全局养殖中蜂5398箱。
四、生态旅游
省太白林业局始终把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生态环境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通过大力发展林区生态旅游和户外休闲,促进绿色消费,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逐步成为共识。
黄柏塬林场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与优化,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场级产业发展之道。其中主要产业项目森林酒家、兴林超市都采取了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由局给予产业扶持借款,职工入股,共同经营管理,年底除逐年归还借款外,给入股者、参与经营者、全场职工不同比例的分红,同时弥补林场经费,预留发展资金,实现了林场兴旺、职工富裕、管理科学、永续发展的良好机制,可实现年营业额100-110万元,纯利润45-50万元,成为该局场级产业发展的典范。
二郎坝林场采取资源管护与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模式,发展生态休闲和户外运动场级产业,根据鳌山管护站现有条件,对管护站周边和室内环境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配套小卖部、林特产品销售、餐饮烧烤、帐篷宿营等服务设施,为森林旅游、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相应服务,实现年收入2万余元。
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太白森林康养园、上河生态产业园三大园区也积极通过园区采摘体验、森林旅游康养、户外运动等多种举措发展林区旅游产业,年累计接待游客上万人次,累计实现年收入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