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副教授、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季刚,临床工作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每年完成腹腔镜胃癌手术400余例,结直肠手术400余例,并率先完成了西部地区首例“袖套式胃减容术”,先后举办肥胖症微创外科治疗“科普论坛”“大型公益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得到众多社会媒体的广泛报道。
▲从事临床与基础研究,开出“分子处方”
季刚主要研究方向为胃肠道肿瘤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的转导途径及机制。研究成果包括:首次系统研究并证明了Notch1在结直肠癌中具有促癌作用,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为认识Notch信号在结直肠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研究证据;首次证明了Notch1与Notch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趋势和作用呈相反趋势,为进一步了解Notch信号的作用方式和调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首次系统证明了Notch1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并发现Notch1可通过NF-κB通路在结直肠癌中发挥作用,为认识Notch信号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同时,季刚完成了临床标本收集、组织芯片制作和临床随访,不仅可极大的提高研究效率、还可有效的提升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前期研究对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Notch信号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在此基础上,利用大规模临床标本库的优势将基础研究成果整合入临床研究,探索以Notch信号为核心的结直肠癌预后诊断体系,并进一步探索以此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可行性。并通过统计分析制定个体化化疗的推荐方案,指导临床开出适合每个个体化疗的“分子处方”,真正达到“用药个体化”的目的。
▲减重手术不是美容手术,是救命手术
身高1.78米,体重430斤,腰围1.94米,臀围1.64米,颈部51厘米,臂围53.5厘米,西安小伙王飞(化名)一直为自己的体重和肥胖所带来的并发症困扰不已。
2017年6月20日,季刚主刀实施“腹腔镜袖状胃手术”。由于王飞重度肥胖,麻醉医师多次调整插管体位,并选择特殊插管工具,而厚厚的腹壁脂肪、手术部位暴露增加了微创手术难度,医生只能采用特殊加长器械完成手术。
术中,季刚带领团队通过在腹部打5个钥匙孔大小的孔,在腹腔镜下纵行切除1/3-3/2的胃,使其产生饥饿感的激素生长素分泌减少,同时减少胃的容积,使胃储量食物减少,起到减重效果,改善伴发疾病和生活质量。王飞的手术用时2小时25分钟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不到50毫升。
术后第三天,医生在病房为王飞测量腰围和体重,腰围已经从术前的1.94米缩小到1.76米,缩小18厘米。体重410斤,术后三天比术前减轻20斤。术后3个多月,王飞体重已降至344斤,减轻了86斤,成功缓解了低通气综合征并重度低氧血症,特别是改善了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度脂肪肝等症状。
由于肥胖症实际上是严重的疾病,这减重手术可不是减肥美容那么简单。季刚认为:“我反复在强调,减重手术绝对不是美容手术,是救命手术。
季刚在科研工作中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爱岗敬业,廉洁行医,关心市民胃肠健康,深受患者的爱戴及好评。先后成立减重门诊,实施无痛病房管理模式;获国家“86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科技新星”等项目资助;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专利5项,参编专著2部。
(杨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