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科技报社首期科普小记者训练营的最后一站是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小记者王瑞西手持话筒,面对镜头,熟练地采访着她的妈妈。“妈妈,你觉得我参加这个科普小记者训练营变化大吗?”“当然大啦,刚开始的时候你面对镜头总是特别紧张,现在的你站在镜头前落落大方,能够清晰、流利地采访报道,真像一名优秀的小记者呢!”
本期科普小记者训练营为期一个月,采用“理论培训+科普实践+发表作品”模式开展活动,特邀著名节目主持人、本报执行总编李晓东,《陕西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杂志执行总编尚燕妮,著名摄影师刘巍担任培训导师。在活动中,各阶段内容融合媒体平台的专业优势和科普平台的资源优势,首先进行技能培训,然后选取集科普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陕西科技馆、曲江富陶陶艺博物馆、陕西体育博物馆、陕西自然博物馆和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不同类别的科普场馆作为实践基地。导师们根据科普场馆特点布置作业,营员们带着问题去参观、听讲解,最后每个小营员结合感受,作为主播练习现场报道、作为摄影记者拍摄新闻图片、作为科普记者采编稿件,导师随时点评、指导。小营员们的优秀作品在陕西科技报不同平台开设专栏进行了选登,通过考核的小营员将会得到小记者证,优秀者有机会被聘为本报特约小记者,可优先参与各类科普活动,有专业老师进行定期辅导。
科普小记者训练营是本社一项品牌科普活动,在培养青少年新闻创作能力的同时,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通过活动,可以使参与者快乐的分享和体验科学感受,极大的提升每个参与者的写作、摄影、语言表达、分析观察、独立思考等能力。小记者李瑞熙今年7岁,她说:“这段时间我学会拍摄新闻图片了,而且我比以前自信多了,真希望和这些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继续一起去科技馆采访。”陪着小记者王梓澎参加了所有活动的奶奶给活动留言册上写道,“这个活动办得真不错,没浪费孩子们的时间,既学东西又好玩,一定要经常地、持续地办下去。”因此,我们将继续开展第二期科普小记者训练营,秉承“科学·探索·发现·传播”的活动宗旨,对参与的小朋友们进行更加系统和专业的培训,提供更多科普实践的机会,欢迎各位小朋友参与其中,成为勇敢、聪慧的“科普小记者”,更多详情扫描二维码获取。
(王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