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90930544f21de547a4be9c9d49ef3b0_img_502_62_157_158.jpg)
![](d90930544f21de547a4be9c9d49ef3b0_img_502_62_157_158.jpg)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其著作年代及作者问题,由于《帝王世纪》有:“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宜药疗疾,著本草四卷”之说,故使人认为《本经》作者是神农。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本经》为东汉末年(约200年)作品,非一人之手笔,是集体所创作,而托名于神农。“本草”是中药的代称,虽然在药物中,动物类和矿物类以及其他种类的药物也很多,但是占绝大多数的是草木之属,植物的种类繁多,采撷方便,所以常用“本草”来指代全部中药。《本经》原本早已散失,现所见者,大多是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书所引用《本经》的内容而辑成的。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此据顾观光辑本统计之数,其他各本,互有出人)。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是中药学按功用分类之始。它所述的药物疗效大部分是正确的,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如水银治疥疮,麻黄平喘,常山治疟,黄连治痢,牛膝堕胎,海藻治瘿瘤,不但确有实效,而且有一些还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用水银治疗皮肤疾病,要比阿拉伯和印度早500-800年。书中对每一种药物,都作了简明的介绍,说明其药理药性、主治功用、生长环境和别名等,为后来本草著作开创了体例。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到了今天,仍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支柱。该书对于药物及药事(采摘、炮制及使用方法等)的论述,也是现代医药工作者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对于现代的中医临床,具有十分稳固的权威性,是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神农本草经》系统总结了战国以来医家和民间的用药经验,可谓集东汉以前药物学大成之作。该书的行世,为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不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学的重要基础,在今天也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继续研究,加以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