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开展脱贫攻坚“百日会战”
本报讯 9月3日,宝鸡市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动员视频会召开。会议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一百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
市委副书记尹清辽就开展“百日会战”要求,一要按照“百日会战”总体要求对标问题抓落实,推进任务“清零”。要紧盯非贫困县减贫,抓任务完成,统筹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确保9月底前问题整改、退出短板、项目竣工、政策落实实现“四个清零”。二要对标责任抓落实,正风肃纪明铁律。要严督查,完善“三级督查全覆盖”机制,坚持下查一级,市督查到镇、县督查到村、镇督查到户,确保过程扎实,效果真实,经得起各方检查考核。三要对标执行抓落实,连续攻坚不松懈。各级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掌握具体情况,解决关键问题。要用硬作风啃硬骨头,用硬作风扛硬任务,建立“百日会战”周报制度。围绕户脱贫、村退出、镇推进、县摘帽短板,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研究,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跟进,确保各项指标高质量达标。要善于凝聚合力,充分运用好中央、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帮扶资源,全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张敏 本报记者 赵晓东)
“林下种植”助推大王村群众脱贫致富
阳郭镇大王村一直是渭南市临渭区的深度贫困村之一。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包联单位聚焦突出问题,帮助村里制订了详尽的脱贫规划,在提升基础设施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了两个百亩以上林业产业示范园区,鼓励支持群众发展核桃、花椒、地丁、茶菊等特色产业。该村容村貌和群众收入水平在一年多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子。
大王村地处秦岭北麓,全村610户2200余人,其中贫困户就占了一半。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沟坡地众多,传统的核桃种植是村民仅有的增收渠道,不少村民依靠卖核桃一度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由于原来的品种杂乱、品质不良,2017年以前一亩地平均产量大概就是五六百斤,产值大概就是五六百块钱。”阳郭镇大王村党支部书记赵虎说。
为此,包联单位临渭区林业局以林业产业发展为引领,因地制宜鼓励和引导群众发展核桃、花椒产业,同时结合群众意愿,向贫困户无偿提供中药材种子和茶菊种苗,推广林下种植产业。为了指导群众科学栽植管理核桃,有效提高产业收益,林业局帮助大王村集体公司及时流转土地200余亩,高标准打造了百亩核桃林下种植茶菊示范园和绿化苗木示范基地各一个,两个示范基地建成后,村上年收入将增加20余万元,这不仅能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园区的标准化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群众科学种植管理和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
赵虎介绍,改良之后核桃青果产量一亩地能达到两千斤,产值根据目前的价格一斤一元三角,一亩地是两千到三千元钱,全村三千多亩总收入会大幅度提升。
到2020年前后,全村4000余亩核桃和花椒将全部挂果,苗木花卉基地将陆续出苗,茶菊和中药材也相继进入盛产期,预计3年后,该村每年特色产业总收入将在1800万元以上,平均每户收入将新增3万元左右,人均纯收入可望增加8000元以上。
临渭区林业局局长赵社平告诉记者,我们提的总目标就是,全村人均达到一亩以上的经济林,户均达到林下种植三亩以上,这样以来我们就有效地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来推进产业发展,户户就有了产业,让广大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盛 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