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9月8日-10日,以“经验分享,聚势共赢”为主题的“2018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在西安陕西大会堂召开。来自北京、武汉、常德、西安市西咸新区等全国30个国家级试点城市代表,美洲、亚洲、欧洲、澳洲、大洋洲的百余位顶级专家学者、技术人员齐聚一堂,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30个试点城市现场展示成果亮点
本次国际研讨会由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陕西省住建厅、西安市委、市政府主办,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海绵城市专委会、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承办。
这场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海绵城市业内学术水准最高、组织规模最大、参会国家最多的全球性海绵城市盛典,内容涵盖技术培训、主旨论坛和分论坛三大板块。
研讨会汇集世界各国知名专家学者、国内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及设计施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研讨内容包括海绵城市建设政策解读、试点城市经验分享、国内外海绵城市前沿领域技术交流、海绵城市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来自美洲、亚洲、欧洲、澳洲、大洋洲的各国学者带来先进技术、核心理念和最新产品,与中国专家一道为海绵城市建设发出声音。
3天的会期,北京、武汉、常德、西安市西咸新区等30个试点城市,还在现场设置了集中展示区域,向与会海内外专家、学者展示各地试点期间的建设成果和特色亮点。
百余位世界顶级专家建言海绵城市
8日是技术培训,内容涵盖有关海绵城市规划和设计、应用与评价、监测评估与考察,以及设施运行维护。
9日举行开幕式、主旨论坛和分论坛。开幕式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西安市长上官吉庆,西安市政协主席、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岳华峰出席并致辞。
陈宜明说,中国建筑历经几千年发展,已经积累了利用自然、利用规律的经验,新时代的海绵城市建设要多在“自然”两个字上下功夫,希望大家不断探索,找到一条“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道路。
上官吉庆说,近年来,西安坚持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举措,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与突破口。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诚邀与会专家学者为西安海绵城市建设“会诊把脉”,助力大西安追赶超越发展。
主旨论坛上,住建部城建司原副司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章林伟,美国维拉诺瓦大学教授罗伯特·特拉弗,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大卫·巴特勒,美国工程院院士杰拉尔德·加洛韦,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澳大利亚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安娜·特里奇分别作主旨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认为,海绵城市不是一个行动计划,也不是一个工程,而是一个理念。它和绿色发展、山水林田等没有任何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雨水是城市发展的“城市病”之一,通过海绵城市进行统筹治理,解决城市水环境、水污染,包括渗、滞、蓄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我们城市水环境得到改善。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工程学院AnaDeletic教授认为,对于中国来说,不同城市的气候条件不同,要因地制宜来制定雨水花园、绿化墙体等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实际运用。在处理水体污染方面,以往总是先收集雨水进行处理再重新利用,这样的成本很高昂,实际上可以利用净化雨水的雨水花园进行自然处理,降低成本。
10日,与会数百名代表参观了西安市沣西新城海绵城市示范项目,交流建设经验。
据悉,2015年西咸新区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试点区域位于沣西新城。目前已储备了一批成熟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推进管控机制,形成了一套适宜本地特点的技术标准规范,建设成效显著,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下一步,沣西新城将从“创新试点”向“创新全覆盖”跨越,不仅持续聚焦生态创新,还将在智慧城市、科技创新、新能源系统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本报记者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