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向军,高级农艺师,礼泉县农机管理站副站长。他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上下功夫,乐于奉献,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多次得到省、市、县的表彰和奖励;发表技术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2项;先后荣获咸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农村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次;获得陕西省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铜奖;荣获咸阳市第四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攻关农业技术难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是他自己的箴言,更是他近30年工作的真实写照。他常年工作在生产一线,深知农民对科技的渴求。每到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还不定期地编印发放技术明白纸,开展科普讲座。他常说:搞好科技服务,让农民有效益,就是我们的使命。
2013年他放弃公务员身份,到县农机管理站工作。为了解决群众果园施肥费钱、费力、效果不好的问题,他协同农机生产企业开展研制、调试、生产工作,研制开发的Km-30型开沟埋肥机获得了咸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开发的开沟施肥覆土一体机获得了国家专利。为了解决北部山区和旱腰带地区群众迫切需要的耐寒、抗旱葡萄新品种问题,他带领技术团队开展了“礼泉超红”葡萄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一干就是6年,这段时间他早出晚归,观察记录了大量原始资料,仅数据记录就用了3个笔记本。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12月“礼泉超红”葡萄通过了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专家组给予了该品种高度评价:普遍认为该品种的研发,改变了我国大粒晚熟葡萄品种以国外品种红地球为主的局面,填补了中国大粒晚熟葡萄艳红色系缺乏的空白,有望替代红地球葡萄成为主栽品种。该项工作使他收获了咸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奖章。
▲倾情农业科普服务工作
近年来,他先后帮助企业和合作社编制农业产业规划20余个,协助合作社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余个,完成有机农产品认证1个;他志愿参加了省科技厅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奔赴淳化县胡家庙、润镇、卜家社区等地区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他每年走访群众近百余户,开展技术培训20余场次,针对淳化县润镇核桃生产由于缺水导致产量徘徊不前问题,制定并推广了鱼鳞沟旱作农业生产技术,实现亩增产30%以上;针对“卖果难”问题,他手把手指导群众使用“淘宝”“微店”等网络营销手段,为果农完成网上销售收入300余万元。
2017年全省扶贫攻坚任务艰巨,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17年底,他利用年休假,自费到青海省乐都县、民和县、青海省农科院和青海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马铃薯产地调研工作,拜访青海有名的马铃薯生产专家、教授,探讨关中地区种植马铃薯种植的可行性和技术方案,在查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制订出关中地区马铃薯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并自筹资金2万元,帮助叱干镇东相虎村和淳化县卜家社区2个贫困村免费提供马铃薯原种和全程技术服务,目前,2个村已完成马铃薯播种面积40亩,预计亩产将达到5000斤左右,实现亩产值5000元。
平平凡凡做事,平平凡凡做人,平凡的积累就是不平凡。27年如一日,孙向军精益求精地搞科普,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争做职业道德标兵,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基层科普工作者之歌。
(李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