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脱贫攻坚进行时
黄龙山栗飘香白马滩
  在黄龙县白马滩镇,记者看到,漫山遍野都是枝繁叶茂的板栗树,熟透的板栗张开了刺球外皮,秋风吹拂,沉甸甸油澄澄的板栗在栗叶间跳动,不时落在地上。果农们仿佛看到了大街上刚出锅的糖炒栗子,香飘四溢,顿时喜上眉梢。
  家住灵火村吴家沟组的赵国俊,正在自家的栗子园中,忙得不亦乐乎。他说:"这一片都是我的栗子园,有十亩,基本不太投资啥,就是打打药,一年能产两三千斤吧,收入五六千元。”白马滩镇的灵火与神裕两个村,有着种植毛栗子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灵火村主任李文学介绍,“我们全村,有5000多亩野生及嫁接的栗子园,户均15亩左右,每年收入多的在1万元,一般户也有几千块钱,毛栗子是我们这里的特色产业,秦岭以北有毛栗子的地方很少。”
  目前,正是毛栗子采收销售的旺节,每天都有成批外地客商来收购板栗。除了部分毛栗子树是由村民种植的,其余大部分都是野生毛栗子树,这也吸引了大部分村民进山捡拾,从而增添一部分额外收入。"我每天到山上可以拾三四十公斤左右,交到代收点,一斤两块多到三块钱,一天大概100多块钱的收入,能连着拾二十多天。”石门村前马家湾村张俊龙说。
  白马滩的毛栗子与市场上常见的板栗相比,营养丰富、口感好;同时,作为全镇的特色产业,每年的产量能达到一千吨左右,总产值560万左右,切实增加了全镇农民的经济收入。"目前,每户每年从毛栗子这一传统产业收益大概是两千八百元左右,下一步,我们镇党委、镇政府,将按照农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思路,把毛栗子进行深加工变成旅游产品,提升这一传统产业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白马滩镇党委副书记武森自信地介绍。

(刘杨阳 张毛毛 本报记者 赵燕)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