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三秦科技群英传
心系桑梓地无处不青山
——记陕西省山地苹果试验站副站长刘根全
  陕北高原的志丹县,一向有“山保安”之说,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所以,人们对脱贫致富的期望尤为强烈。然而,由于底子薄、基础产业差,工作难度大,陕西省山地苹果试验站副站长、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果树栽培科科长、北部山地苹果试验基地主任刘根全,却偏要迎难而上,书写不一样的人生。
  ◆“要想富,种果树”
  刘根全给人们的印象是:“有想法,不走寻常路。”当年,庄稼人跟风似地种油菜、种玉米、种烟叶的时候,刘根全却认准了山地苹果,他首先说服自己的家人发展果树种植,同时,他还向当地的老果农请教,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果农们一起解决果园中遇到的问题。起先,大家并不认可他,然而效益是最有力的说辞,刘根全踏实肯干的认真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快,家家户户都建起了山地苹果园,并从中尝到了致富奔小康的甜头。
  “那些建了果园的果农们,光景都好过了。”刘根全说。
  延安北部是延安市苹果产业的两大区域之一,占全市苹果面积的60%左右。由于北部苹果以山地为主,加上海拔高、降雨少、无霜期短,长期以来,北部苹果发展面临着起步晚、经验少、果农技术素质差、果树管理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尽快提升山地果园综合管理水平,促进北部果业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延安市政府决定在志丹县杏河镇张渠中心社区启动建立500亩“延安市北部山地苹果试验基地”,刘根全被市果业局选派担任技术负责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他的带领下,全省唯一集试验研究、技术示范和培训推广为一体的500亩山地苹果生产技术研发基地终于建成。除了建站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刘根全还通过反复实验、观察测定和生产调查,完成了山地苹果越冬保护技术的研究,有效解决了北部山地苹果栽植建园成活率低、越冬抽干死亡率高、幼树适龄不结果等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同时,他以“春促长、夏细管、秋强控、冬防护”为主要技术路线,狠抓试验基地果园标准化技术集成示范,组织实施节水灌溉、合理间作、覆膜种草、规范整形、测土施肥等标准化管理技术,总结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北部山地果区自然气候特点的生产技术规程和操作规范,为提高山地苹果园管理水平树立了样板。带动了杏子河流域、志丹、吴起、靖边等周边县区苹果产业发展和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
  四年里,基地先后接待各级干部群众参观学习1000多人次,市县广播电视台、报纸曾多次报道,在志丹苹果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鉴于“北部山地苹果试验基地”在果业科技方面的创新和贡献,2012年9月,省果业局授牌成立了“陕西省山地苹果试验站”。2013年北部山地苹果试验基地被评为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受到延安市政府表彰奖励,2014年又被评为全省果业系统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受到省果业局奖励。
  刘根全曾获部、省、市工作奖励10多项,连续5年被评为延安市果业研究发展中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被授予延安市优秀科技特派员、优秀科技工作者、“最美农业人”、市级劳动模范、全国科学使者进社区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痛,并快乐着”
  从2012年5月,市科技局选派刘根全到志丹县杏河镇张渠社区任科技特派员起至今,他足迹踏遍了志丹每一个乡镇,指导全社区12000亩果园四季管理,在志丹县每年培训乡镇干部、果农120多场5000多人次。五年来在延安、榆林累计开展果业技术培训300多场次,培训果农及果业技术员20000多人次,为解决苹果生产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专家的肯定和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村民思想的转变需要“探路者”的引领,刘根全有着强烈的担当意识。除了做好果树的“守护神”外,他还指导志丹县果农成立了杏子川、石磨坊、九月红、红山坡、厚德5个农民苹果专业合作社,结合“三区”下乡提供业务指导和帮助。目前,这5个合作社已成为志丹县苹果产业化的龙头。在指导当地苹果生产中,刘根全还把当地产业搭建作为重点,坚持调查研究先行,积极参与社区科技和农业项目的研究与决策。主持调研并完成了“志丹县(张渠)山地有机苹果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报告。在园区的规划、建园、筹备、申报、咨询答疑和果园管理过程中,他负责制定栽植技术规程和实施方案,并全程技术指导。经市农业局、省农业厅逐级严格评审,2013年8月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张渠)现代农业示范区”,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建设项目。
  ◆“扶贫不养懒,大家一起干”
  扶贫要精准,瞄准村民发展需求,刘根全摒弃怕“负担”、怕“闯祸”、怕“出丑”的思想,带动村民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特色扶贫的新路子。
  刘根全说:“以前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我们要让他们看到希望,果子挂在树上只能叫苹果,变成钞票才叫收获。村民们看到了利益,自然没有了对于发展的消极情绪,调动起了积极性,努力奔小康。”
  三年来,他坚持每月都到精准贫困户家指导生产,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坚持按照包扶村产业发展需要开展科技帮扶和产业帮扶。2017年,他分别在洛川、志丹、子长包扶村下乡指导5、17、6次,召开苹果管理技术培训会31场次,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解决了许多生产技术问题,有力地推动了贫困村产业发展和贫困户产业脱贫,他带领的市果树研究会被评为陕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他本人被评为陕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本报记者 高世杰)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