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全国首批耐盐碱水稻试种试验点之一的新疆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300亩试验基地里,稻穗沉甸甸地弯着腰,水稻的金黄与旁边戈壁滩、盐碱地形成鲜明对比,而153天前,这片试验田还是结着“白壳子”的重度盐碱地。
10月10日,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耐盐碱水稻首茬开镰,经过工作人员对试种的多种耐盐碱水稻材料进行小区域收割、除杂、计算等工作后,现场由专家评测,并公布了海水稻理论测产结果最高为亩产646公斤,折产后亩产量达到了549.3公斤,远远超出了预估的亩产300公斤,这意味着耐盐碱水稻在新疆高盐碱地试种成功。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盐碱地稻作改良处处长吴占勇介绍,在这次测产中,岳普湖基地的亩产量达到了549.3公斤,远远超出预期,整个品种在岳普湖基地试种的过程中,性状表现非常良好,可以说是抗盐碱性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据介绍,岳普湖县干旱少雨,属于重度盐碱地,被视为“农业的荒漠”。为了解决这一自然屏障,今年,山东省援疆指挥部、泰安市援疆指挥部、岳普湖县政府与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对接,并引入了耐盐碱水稻试种项目。
在试种过程中,科研人员运用盐碱地四维改良法,并结合多种灌溉方式进行试验,将土壤中的含盐量降到7‰左右,选取了87个有可能高产优质的耐盐碱杂交稻组合材料,并于今年5月份进行了插秧试种。
经过153天的生长,海水稻喜获丰收。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科研人员介绍,耐盐碱水稻的种植对土地改良也有很大的作用,岳普湖县这样的高盐碱地在种植耐盐碱水稻三年以后,它的盐分会由现在的15‰左右降到3‰左右,这样能把盐碱地变成可种植其他农作物的高产田。
此次耐盐碱海水稻在岳普湖基地试种成功,意味着海水稻的盐碱地四维改良法在全疆均能获得成功,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将根据试验结果选取性价比最高的盐碱地改良方式及海水稻种植方式进行推广。
(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