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干得动,就一直干下去!”
已是85岁高龄的咸阳市长武县农技中心退休研究员梁增基,一有空闲就往实验室跑,观察试验仪器内麦苗的生长状况。
梁老说,最新国家级创新成果面包麦新品种,目前正等待国家审定,预计开发后,可改变国家优质面包麦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
生于岭南的“广东仔”,却一头扎进黄土高原从事小麦育种57年。先后突破和创新“高强抗锈、抗旱高产、多抗优质、高产优质、用调节播期避开病毒病并提高抗冻性”等五大难题,培育了3个国审、4个省审的优质麦种,将条锈病堵在了关中西大门长武之外,培育的旱地小麦麦种累计推广2250万亩,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40多亿元。
◆一垅田畦痴心科研
长武县以“旱”为首的霜、冻、雹、涝等自然灾害一应俱全,特别是小麦条锈病更是波及面大、危害严重,严重年份甚至减产70%以上。
要想减轻小麦锈病带来的危害,就要在渭北旱塬地区大面积种植抗锈小麦品种,从而形成一个隔离带,阻断锈病的南北传播。
走进梁增基不足8平方米的卧室兼工作室,暖气旁、阳台上枯黄的小麦样本随处可见。一切从零开始,梁增基开始了艰难的育种之路。
在他的试验田,一垅垅田畦,一个个标签令人眼花缭乱。田间选株,室内选粒,对照亲本和目标考察后代的遗传性,以及多年气候考察其性状的稳定性。
周而复始,在选择与淘汰中寻找着每一个惊人的瞬间。1971年,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试验,梁增基培育的条锈免疫、抗冻、抗旱、丰产的全国先进品种“7125”和“702”终于问世,作为主栽品种在咸阳北部、平凉地区和黄陵、天水等地推广,部分县推广面积达45%,累计600万亩以上。
梁增基打破了流传的“关中来的种子不抗冻,北京来的种子不抗锈”的论断。更令人欣慰的是:全国锈病会议确认“7125”为全国抗锈品种之一,并于北京农展馆展出,梁增基获得了“陕西省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7125”品种被编入《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和《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农科院利用“7125”的姊妹系“抗引655”育成“丰抗13”;陕西农科院利用“7125”育成“陕农7801”;中国植保所利用“抗引655”作锈菌小种鉴别寄主在全国27个省区种植。
“梁增基一生最大的贡献是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阻断了小麦锈病南北传播的问题。”原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小麦育种协作组组长李璋和原陕西农科院植保专家研究员路端谊、刘汉文这样评价。
◆育种魅力犹如磁石
不离农民、不离种子、不离土地。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育种的科研魅力却让这位古稀老人仍在勇攀着高峰。
旱塬小麦既要矮秆高产,又要抗旱稳产。许多人认为,抗旱与抗涝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梁增基利用自己独创的“幼嫩种子低温催芽并春化后作夏季自然加代方法”加快育种进程,用八年时间完成了理论上十几年也很难完成的科研项目,培育出综合性优良的“长武134”,抗倒高产、抗条锈叶锈、白粉和叶枯等多种病害。
高产仅仅是第一步,梁增基又开始从提高多抗性、品质和高产等综合性能寻找新的突破。梁增基以综合性状优良的“长武134”为基础,开展品质改良。他把水地品种的抗性和优质性引入旱地,采用水旱品种杂交并自然加代一次,后代再扩大群体,结合异地水旱鉴定,强化选择。
2004年这项研究被列入国家农业部“863计划”和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在陕西渭北、甘肃南部、河南、山东等地推广。长武、永寿高产项目连续5年亩产超千斤创旱地小麦亩产之最。中科院验收组专家唐登银研究员看后说:“旱地小麦长得像水地小麦真是奇迹,农民祖祖辈辈盼望的粮食高产终于实现了。”
正因为是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延迟退休的政策,梁增基竟然在育种一线“赖”到了72岁才退休。从2005年“高龄”退休以来,到现在已经13年,他一分钱工资都不要,天天一得闲儿就往实验基地跑。
别看梁增基年已高龄,但选材、杂交、播种、整理资料,依旧是他的“必修课”。有人说梁老一把年纪,都干到这份上了,还图个啥?
梁老道出了他的“私心”,全国县级单位搞育种的非常少,不少地方昙花一现,长武能坚持这么多年不容易,虽然退休了,但经验还在,我就要帮年轻人指指路,给农户再多提供优良品种。
◆育种之路永无止境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黄矮病是旱塬仅次于锈病的严重病害,多少专家几十年破解不了。
老梁却认准了这个课题:“哪怕是撞倒南墙,也要撞一撞,哪怕是把砂锅打碎再研成面面,我也要知道个究竟。”
早在区域试验和育种过程中,梁增基就发现黄矮病跟小麦播期早晚有极大关系,他创造了“用夏季降雨量及海拔确定小麦播期”和天旱之年“随耕湿种,种后镇压”确保出苗的办法,引导农民改变过去“借墒不等时”的老习惯,预防了小麦冬旺和黄矮病的发生,一举解决了不少专家长期研究难题。“要想多打粮,赶紧找老梁”成了渭北旱塬农民的流行语。
小麦高产之后,群众单一种麦,年年连作,造成小麦全蚀病和杂草恶性蔓延,严重阻碍着高产品种、高产作用的发挥。为了结合轮作给高产开路,梁增基又创造了“地膜高产油菜”结合芋麦烟麦轮作,首次解决了将甘兰型油菜北移的问题,首创国内旱塬小麦黄矮病防治的新路。
长武县丁家镇十里铺村的张万玉,17岁就和父辈乡亲们一直种植梁增基培育的小麦品种,这一种就是30多年。他说,种老梁的每个新品种,产量都增加,我就是长武小麦由亩产不足100公斤到今天超过500公斤的见证人,老梁是渭北旱塬农民的功臣!
今天,长武县的乡间仍流传着“旱塬小麦创奇迹,吃粮想着梁增基”的歌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先后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成果奖2项。
梁增基说,为农户多提供优良小麦品种,永远没有尽头!
(本报记者 刘建华 朱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