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科普中国·寻找最美乡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叶庆忠:甘做“泥腿子”
  “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在美丽的榆阳大地,叶庆忠30多年来耕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水稻、夏马铃薯、功能农业等新品种示范推广和配套技术的研究工作。
  从1985年到2005年20年间,他从水稻新品种“京系21”的引进,到“榆引201”的示范推广种植;从农业部重点研究项目“水稻全程地膜节水栽培技术研究”,到陕西省引智项目“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示范推广”;从以技术骨干参与到自主寻找课题主持承担完成;水稻面积由1.5万亩扩大到4.5万亩,亩产由360公斤提高到550公斤,跃居全国水稻高产行列。
  2006年起他被选聘为榆林市首批科技特派员,到榆阳区牛家梁开展振兴“三农”创业行动试点工作,在牛家梁村集镇街面办起了“三农”服务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季节性机械作业服务队,推广地膜夏马铃薯和水稻机插等先进技术4项,做起真正的“农民”。通过创业实践活动,他对农业技术服务方式的创新,使良种良法配套,新技术效益最大化,达到三赢的目的。
  阳光总在风雨后,艰辛的付出迎来了他人生的辉煌。多年来,他先后承担完成了国、省、市重要科研项目28项,获得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青年科技奖、榆林市突出贡献专家,榆林市优秀共产党员、榆林市劳动模范等荣誉36次。他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奖3项,陕西省科技进步奖5项,榆林市科技进步奖7项,榆林市优秀论文奖8篇。种种奖章和赞誉纷至沓来,但他没有被鲜花和美誉所淹没。而是在农业产业上力求突破,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将他所有的精力和智慧一心扑到了“三农”工作上。
  天命之年,他更是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科普工作中,以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出“重整榆林水稻特色产业”的提案,并担起示范富硒水稻、富硒谷子“功能农业”担子,功能农业产量提高12%,产值提高3倍多,“榆阳富硒米”以每公斤32元价格销往西安、安徽等全国市场。还玩起了榆林人想也不敢想的“稻田养蟹”试验获得成果,将传统农业产业跨入特色、功能、绿色的产业行列。
  他行走在陕北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将毕生的心血无私地奉献于平凡的科普事业!

(樊广福)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