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陕西GDP从81.07亿元到迈上两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据省统计局9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总量实现了“追赶超越”,综合实力持续迈上新台阶,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社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2017年GDP总量是1978年的270倍
1978年,全省生产总值仅为81.07亿元,历时17年,到1995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于2001年、2004年、2006年、2007年分别跨越两千亿、三千亿、四千亿、五千亿关口,之后以年均增加1500亿元以上的水平快速发展,2010年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全国“万亿元俱乐部”,到2017年迈上两万亿大关,达到21898.81亿元,是1978年的270倍。在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十九位提升至第十五位。
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1978-1994年,陕西经济保持了稳步发展态势,增速较为平稳;1995-2013年,发展驶入快车道;2014年以来,陕西与全国一样进入增速换档期,由两位数高速增长逐步换档为个位数的中高速增长,2017年增长8%,居全国第九位,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仍保持高于全国的较快增长态势。
人均GDP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人均GDP稳步提高,接近全国平均水平。1978年,陕西人均GDP不足300元,到1988年跃上千元台阶,2001年迈过5000元大关,2005年冲上万元新台阶,2009、2011、2013、2016年分别跨越2万元、3万元、4万元、5万元大关,2017年达5726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04年陕西人均GDP跨上1000美元台阶,2007年迈过2000美元台阶,2017年达8482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水平跃升至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表明陕西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期步入了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的新时期。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百元GDP财政含量不断提高。1978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19.76亿元,1999年突破百亿元,2004年跨上200亿元台阶,2011年跨越千亿元大关,2017年达2006.39亿元。每百元GDP地方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5.08元提升到2017年的9.16元,经济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提升。
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陕落户
对外贸易规模连上台阶,增速居全国前列。1978年全省外贸出口仅为0.12亿美元,1985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此后,陕西出口开始涵盖了商品、工程外包和劳务等领域,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拳头产品”不断增多。2013年迈上千亿元台阶,2017年又突破两千亿大关,达2719.65亿元。2017年,陕西进出口总值较上年同期增长37.6%,居全国第五位,其中出口增长58.8%,居全国第二位。
招商引资效应持续显现。从1983年获批成立首家外商投资企业金花饭店之始,陕西便积极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2012年韩国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落户陕西,刷新了外商在华单笔投资纪录。2017年,全省合同利用外资100.2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94亿美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1217.6倍和23575倍。截至2017年底,陕西共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伙伴关系,世界500强企业有100多家在陕落户。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4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10元到突破三万元大关,达30810元,增长98.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起步到迈上万元台阶,达10265元,增长75.6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2017年末,陕西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末现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2.7和46平方米,比1981年分别增长6.6倍和4.8倍。
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279公里 陕西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线到网,从量到质、从快到好,作为我国最早建设高速公路的省份之一,陕西用创造力、开拓力和打硬仗的战斗力,刷新了一项项建设速度,完成了一次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截至2017年年底,陕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279公里,持续位居全国前列,连通98个县区,构筑起与周边中心城市的“一日交通圈”。
改革开放40年,站在历史的节点回望,陕西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是全省追赶超越的有力诠释,是交通人攻坚克难的生动实践,更是惠及三秦百姓的真情演绎。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