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峰带领科研小组入户走访 “精力充沛,永不疲倦”是邓峰留给同事们的深刻印象。一直以来,早晨七点第一个来办公室的是他,晚上十点办公室亮灯的是他,案头堆满书籍资料的还是他,八年多来他始终如一,为团队树立了榜样,为宝鸡慢性病防控竖起了一面旗帜。
★“追求梦想要靠实力和积淀”
1999年,邓峰大学毕业后走进宝鸡市卫生学校,从此开始了为群众健康奋斗终身的事业。2004年起,他先后利用工作之余,在职攻读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为他之后科研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组织上需要邓峰到更有挑战性的岗位上去工作,他没有一丝犹豫,只身前往宝鸡市疾控中心,随身携带的只有学习资料和医学书籍。说起这件事,邓峰笑着对记者说,医院工资待遇虽然比疾控中心好些,但疾控中心科研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做自己喜欢的课题研究。
不管是他选择了疾控工作,还是疾控工作遇到了他,八年多来,他从打基础、建机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宝鸡地区慢性病防控等科研工作深入开展。2011年,他意识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百姓健康的首要疾病因素,做好慢性病防控工作可能是未来疾控机构的重点,在他的主导下,宝鸡市疾控中心成立了慢性病防控专门科室,组建了专题科研小组,并在全省率先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纵向调查研究工作。2012年,他感觉到慢性病防控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在他的极力推动下,宝鸡市12县区掀起了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热潮,通过6年多不懈努力,宝鸡市在全省乃至西部设区市率先实现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00%覆盖。实践证明,通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区创建、复审、巩固及提升,宝鸡地区慢性病综合防控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为提高慢性病干预的投入与产出绩效,2014年,他开始着手慢性病精准干预和精细评价策略研究,选择陇县的两个乡镇开展慢性病精准干预和精细评价对照试验研究,提出了“人群分类、干预分级、评价多维”的慢性病干预与评价新策略,并将研究成果编印成册,及时向全市推广,有效提升了宝鸡地区整体慢性病防控水平。如今“西安交通大学宝鸡预防医学研究院”在宝鸡市疾控中心挂牌成立,国家科研重大专项“西北地区自然人群队列研究”子项目已落户宝鸡并顺利实施。
因病致贫为各类致贫因素首位,而因病致贫疾病中90%以上为慢性病。邓峰经过慢性病社会经济学评价研究,提出了家庭经济收入较低、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暴露率更高的研究结论。经过五年多研究与相关成果应用推广,有效遏制了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居民的慢性病持续高发态势,降低了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水平,改善了贫困人群的健康结果不公平性,对科技健康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采访中邓峰说,作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比,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实验条件相对有限,这也是近年来他们始终注重与高校合作的主要原因。但同时,距离基层近,有一套专业队伍体系,组织开展现场调查与研究相对容易,宝鸡疾控工作又有良好的基础,这也是许多项目愿意放在宝鸡的主要原因。工作要想取得同行认可,就必须明确定位,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邓峰告诉记者,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过程中,必须确定优先领域。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报告显示,中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7%,控制慢性病是中国的主要健康挑战,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如何有效预防控制慢性病已不仅是学术问题,更是重大的现实问题。目前,国家仅将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一般人群的慢性病危险因素如何预防,高危人群的慢性病危险因素如何控制,尚未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邓峰及科研团队不等不靠,及时将宝鸡地区慢性病调查结果向市政府报告,得到了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以县区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创建实际技术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全市慢性病调查研究工作,得到了县区大力支持与配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果坚定了邓峰科研团队和县区持续开展慢性病科研与实践的信心。同时,邓峰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争取各方支持,有效解决了科研与实践经费不足问题。在开展慢性病防控研究工作的同时,他还先后开展了蚊虫密度与相关传染病防控研究、重点传染病防控策略研究等,为宝鸡地区重点疾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靠着多年在慢性病防控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近5年,邓峰先后争取到中、省科研项目经费300多万元,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76篇,其中SCI收录10篇,主编出版专著1部,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2项,荣获第十一届陕西青年科技奖,入选2017年陕西省特支计划,获得市级科技奖励10项,被评为宝鸡市有突出贡献青年拔尖人才。
邓峰就像许多在基层工作的科技人员一样,虽然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但长期扎根基层,用“实践出真知”的坚定信念和“心系百姓健康”的博大情怀,不断为西府大地群众谋健康、谋福祉,这也许就是他“精力充沛,永不疲倦”的源动力。
(本报记者 赵晓东 陈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