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长在南方的鱼米之乡,却在西北旱塬默默耕耘了36年。为研究水分在干旱半干旱土壤中的运动轨迹,他常年与荒山野岭为伴,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做出杰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邵明安扎根西北36年,将科学报国、严谨治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播撒给一代代知识分子。
将坚韧的心植于黄土
20世纪80年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过的人,几乎都对邵明安搭建在温室内的数个大型“土柱”印象颇深:为精确测量小麦根系在不同供水条件下的生长状况,邵明安放着研究生宿舍不住,在温室里一住就是一年多。有一次,为避免下雨时水分渗入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他在将遮雨棚推到实验土柱上时不慎触电,差点危及生命。
“有人说邵明安是个‘疯子’,但我觉得,他是一个做任何事都力求完美的人。”邵明安的同事刘文兆研究员回忆说,邵明安用简单的设备、新颖的方式解决了大量科学问题,在读研期间就发表8篇论文,其中1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1篇名为《植物根系的吸水数学模拟》的论文发表在国内顶级学术期刊《土壤学报》上。
1982年怀揣着一腔热血来到杨凌的邵明安,面对着的是一个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简陋、每年都有大量科研人员“孔雀东南飞”的荒凉之地。但他却在毕业后留了下来,针对西北旱区的特点,拓展了土壤干层的相关研究,即:黄土高原地区的深厚土层中,有雨水和地下水均难以补给到的区域,如果种植的植物耗水量过大,可能该区域会随着植物根系的不断生长而扩大面积,最终不仅会制约植物本身的生长状况,还会对临近植物以及后续在附近栽种植物的生长产生制约影响。
通过对黄土高原植物水分关系实验获得的大量数据,他终于研究出来根据土壤水分的再分布过程推求土壤导水参数的新方法,有效解决了困扰该领域相关参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问题,其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际土壤物理学界的肯定。
“科研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1992年11月,邵明安被公派到美国开展合作研究,其间转而攻读博士学位。毕业时,面对导师的挽留,他态度坚决。毕业答辩刚一结束,就乘机飞回国内,甚至连毕业典礼都没有参加。
作为土壤物理学家,邵明安的工作场所多在荒郊野外。如今虽已年过花甲,他仍坚持每年要在野外试验站住上一段时间。西农大水保所研究员王力说:“邵老师总说‘科研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经常去神木站指导学生的实验,让远离家乡的同学们感受到温暖。”
西农大水保所副研究员朱元骏说,邵老师建立了植物根系吸水的机理模型和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动力学模式,这些成果在理论上明显优于国际上已有模型和模式。最近,邵老师又将研究目光落在了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相关科学问题上。
“通俗来讲,就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测算出不同质地土壤中的含水量及对植被的承载能力。这样一来,今后人们在造林固沙、退耕还林时,就会有更准确的信息作为支撑。这对提高还林还草效能、恢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加快‘美丽中国’建设都意义重大。”朱元骏介绍说。
邵明安经常工作到凌晨,夜深人静时,往往还要修改学生们的论文,整理科研项目的汇报材料。他就像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曾在病床上为学生讲授“土壤物理学”,曾挂着心脏和血压动态监测仪为研究生做关于“如何更好地做科学研究”的报告。
虽有诸多荣誉加身,但邵明安却对简朴的生活甘之如饴,他衣着朴素,穿的是一件学术会议的纪念T恤。妻女都在北京,他却常年一个人住在杨凌。去过他家的人,都对房屋的简陋印象深刻,20世纪90年代的老房子,水泥地、80年代的旧棉被、旧家具……
邵明安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与土壤打交道,我还会坚持下去,为大西北的绿水青山奋斗一生。我还会带领更多年轻人致力于土壤科学研究,争取让我们的下一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吴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