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商洛市科协包扶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事处马炉村以来,按照“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脱贫模式,实施党建强基铸魂、资产资源整合、特色产业支撑、集体经济培育、基础设施带动和扶志扶智脱贫“六大工程”,顺利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目标。
科协建强村级组织,深度挖掘马炉村全国党代表、劳动模范刘西有宝贵精神文化资源,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开展扶志扶智活动,采取结对帮扶、典型引导等方式,加大“三变”改革政策和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在经营主体带动上,商洛市科协引进商洛市申农公司盘活村集体土地、林地、房屋等经营性资产,形成了集精神脱贫培训教育、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溪谷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带动全村50户贫困群众增收。
做足资产参股分红文章,将15亩林地、学校量化资金50.12万元,注入公司参股经营。注册成立马莲台旅游产业园,将水库量化资金240万元与争取的13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一并,按每500元为1股的标准,设置人口股1297股,量化为9699.4股,实现了贫困户参股经营的全覆盖,人均占股6.07股,贫困户10.05股。
在群众增收产业上,发展溪谷乡村旅游、中药材和杂粮种植加工等特色产业。建成刘西有纪念馆、草编厂和农产品加工作坊群各1处,发展冷水鱼养殖3万尾,科管山茱萸2000亩,种植中药材1000亩、木瓜600亩、雪莲果50亩、金皂角350亩、高山蔬菜160亩,安装光伏发电设备1套,打造特色民居20户。目前,通过光伏发电和冷水鱼养殖带动村集体经济积累增加5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9320元,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63%。
(刘晓路 本报记者 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