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据中国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META分析数据显示,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心理异常发生率达15.6%。那么,如何预防潜伏在角落里的“隐形杀手”?专家认为应充分重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哪些?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以14岁为界,小于14岁的一般就诊儿童心理科,多为心理发育障碍如孤独症,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如多动症、品行障碍等;而14岁以上的青少年,常见有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应激与创伤相关障碍等心理问题。
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一般是以男孩较为多见,发病的原因一般都是在婴幼儿期就已经开始了,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和行为方式刻板等方式,除此之外,一般还有70%以上的患者伴随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有一部分患者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情况下某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
多动症
多动症在临床上全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这种疾病的核心问题即是注意力缺陷,而并非活动过度。临床医学将多动症分为:注意力缺陷不伴多动型、多动伴冲动型以及两者兼而有之的混合型。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兼有心境高和低两极性特点,指心境在正常-高涨(躁狂)-低落(抑郁)之间往返摆动,是精神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以临床症状的多样性和病程的复杂多变性著称,极易与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相混淆,造成漏诊和误诊,延误治疗。对其诊断、分类相当困难。
抑郁症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情绪障碍。主要表现有心境低落,与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兴趣爱好明显下降,低落的心境几乎每天都存在。抑郁症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三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