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首届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首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优秀青年基金”的获得者,是“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获奖者。她发现了来自5.4亿年前寒武纪海洋中的奇特生物——“行走的仙人掌”,开设并主讲的“化石趣谈”好评如潮。她就是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妮——一个行走在新世纪国际古生物领域重大主题上的女子。
刘建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球上最大优势类群“节肢动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除了专注科研,她还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科普工作上。她常说“科研不应该是科学家的自娱自乐和自我认同,而应该是全民共享的社会财富和精神食粮”。正所谓“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三尺讲台传科学
刘建妮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科普教育工作。为满足普通大众对“古生物学”与“生物进化”两大科普学习的需求,她于2008年开设并主讲了“化石趣谈”。该课程将“古生物学”与“生物进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化石为窗口,将生命起源、生物发展的各重要阶段与其相应地质事件、地质环境演变和地质时代系统地结合起来,既让大家了解了生物进化的理论、过程及证据,也让大家认识到环境对生物进化的重大影响。“我觉得这门课程的开设至少可以提高一些对科学感兴趣的人的科学素养”,刘建妮说。
该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是西北大学选课率最高的课,累计选课学生达到5420人。因备受欢迎,2014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及大学生素质教育公选课,目前在教育部门户网站“爱课程网”和网易公开课上均在线。
★挥洒汗水育幼苗
刘建妮将科普工作的重点放在“娃娃”身上,她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科普工作也不能例外。”她多次在中小学进行科普讲座与化石认知,并将其与野外考察结合起来。2016年至2018年,她多次受邀作为中科科教的首席科学家,带领中小学生赴云南进行野外考察,让他们在参观博物馆和听科普报道的基础上,实地体验寻找化石的乐趣。作为陕西古生物学会的“科普大使”,她多次举办“小小古生物学家”科普活动,让学生在参观博物馆之余,参与室内化石挖掘及鉴定等多种形式的趣味活动。让他们在了解古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古生物,爱上古生物。
“做科普后你会发现,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远远超过你的预期,这让我很欣慰”,她开心地说:“很多时候我觉得给小孩子讲古生物这种很难的课程,讲一个定义,讲化石怎么形成、怎么埋藏、生物怎么演化……还怕他们理解不了,但讲完后发现,他们的接受度要比你预期的高很多。”
★深入浅出做科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家都喜欢以有趣好玩的方式接受知识,科普要想吸引大众,自然也少不了趣味性。但是想深入浅出,把高深的科学理论讲成通俗易懂的段子,这个过程必定是艰难枯燥的,只有最终的输出端——听课者觉得有趣。比如做科普时大家听得都很嗨,但往往一个小时的报告,刘建妮的工作量可能达到1000×1个小时!甚至一句话也要想好久,以求用最通俗有趣的方式表述出来。因为太耗时间,许多科学家都不愿做科普,但刘建妮还把它当成公益来做,她坚定地说:“这个事情必须得去做。”
★科普足迹遍乡村
刘建妮要上课,要搞科研,要带研究生……忙得席不暇暖,却依然不忘边远山区的孩子,不忘向他们传递科学的火种。她一直把科普的重点放在山村,城里的学校请她去讲课,她常以开玩笑的口吻说:“我只在你们学校讲一次,得‘雨露均沾’。”但只要是偏远地区,即便她再忙,也会尽量调整自己的时间准时到场。
“山里的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完全不比城里的孩子差,每次讲课他们都听得非常认真,这让我很感动。我很愿意来山区,因为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是有价值的,他们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科学的种子已经种在他们心里了,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和回报”,刘建妮说。
担负科技创新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一直是刘建妮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2017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陕西主场活动期间,她受邀所做的“循着达尔文的足迹前行”的科普报告得到在场听众的一致好评,她的科普行为受到市上领导的赞扬和鼓励。作为“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发起人和责任理事,她还组织召开了第二届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论坛,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年科学家高度关注,论坛由腾讯视频全程直播,最高在线人数达23.8万人。
“柔弱在外表,强大在内心”,这是刘建妮给我最深的印象。她不光在科研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还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让更多的人关注科学、热爱科学。她表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靠科技来推动,希望年轻人“多关注科学,少关注八卦”;希望更多人意识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加入科普队伍;也希望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能挤出时间做科普,将科学的种子撒遍大江南北。
(鱼莹 赵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