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古城西安,从西安市行政中心到南门广场,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到浐灞生态区浐灞中心,这一路的风景都与一个人有关。他的目光穿越厚重的城墙,足迹丈量十三朝历史,不止三秦大地,他所到之处皆有艺术之花绽放。他就是我国西部最年轻的全国建筑设计大师,也是西部年轻建筑设计师的带头人赵元超。
★一段“专情”的人生
赵元超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波涛声完成的建筑学教育,88年研究生毕业时,在那个人人都去沿海追求个人梦想的年代,他却选择了回到故乡西安,义无反顾地选择设计作为自己的职业。他对设计有一种宗教式的诚,像黄土地的秦川牛一样默默地耕耘在这片热土上。他在这个行业一干就是三十年,并没有像别的年轻人一样频繁地换工作,只将建筑设计这一条路走到底。
当一个人三十年坚持做一件事,那么他一定对这件事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和坚持。他对建筑设计的“专情”也给了他人生丰厚的收获,1999年,36岁的赵元超接替了恩师张锦秋院士,成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他设计的杨凌国际会展中心、西安市浐灞生态区行政中心先后拿过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奖;西安南门广场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延安大剧院先后获得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的铜奖和金奖……这个年轻的设计师为陕西设计了众多地标性建筑,西安的城市建设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
赵元超说:“能获奖首先要做到不为了获奖,我喜欢做建筑设计所以不在乎结果”。赵元超鼓励年轻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不必为了追逐社会的潮流而勉强自己,更不要见异思迁,选定一条路就坚定地走下去。
★一位建筑的“文人雅士”
“在我们那个年代出现了人才的断层,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是因为时代造就了我们这批人”。赵元超将一切归功于幸运,然而满满一屋子的书却告诉世人绝非如此。
作为建筑设计师,要求的学科很广泛,要活到老学到老,赵元超的办公室和家里摆满了书,有文学,有历史,还有各种专业类的工具书。赵元超说,这个职业要对生活深入的探讨,要有很深刻的洞察力,更要有极高的艺术素养。做好的建筑设计师很难,城市的建筑绝不是混凝土简单的复制,需注入一个建筑师的情感,才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的建筑作品。
比起一个设计师,赵元超更像一个诗人。他熟读史书经义,文辞雅句信口拈来。赵元超心中,设计建筑就如同写文章,文章乃案头之山水,设计师是把他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上,每一栋建筑都是城市的符号,要被长久地留存在大地上。设计建筑要挖掘历史文化,做到城脉、人脉、文脉三脉合一。
“陈忠实要写一部死后可以放在棺材里当枕头的书,所以就有了《白鹿原》。这意味着作品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凡是能存在五十年以上的建筑都是能经受得住考验的,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赵元超把满屋子的书融入自己的精神领域,用精神去创作,又用作品去回答。“自然之美大于城市,生活优于建筑,建筑品质高于风格”便是他遵循的法则。
赵元超对“新、旧”的理解是理智的,他对旧有建筑的改造从不片面的新旧分制。南门的改建赵元超反复推敲,想将现代生活融入历史环境;他对西安火车站的设计让其与城市融为一体,真正让它成为“城市跳动的心脏”……“我们只能够为城市文化品质和质量的提升做出建筑师的贡献,城市不应该不顾历史文化背景而过于强调现代化,我们对城市的发展要有耐心,每个人都立足与把本职工作做好。”
★一颗独妙的“匠心”
赵元超强调自己是匠人、手艺人,而不是一个“设计师”。匠人需要“匠心”,他认为所谓“匠心”是一种社会责任,一个建筑是凝固的社会财富,要对得起它所承担的价值。他常说伟大是熬出来的,建筑作品是磨出来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要孕育数年才能有一个像样的作品。尽管工作繁忙,赵元超始终站在创作的一线,很多作品的想法甚至是在飞机上产生的,他喜欢这种状态下的创作,可以有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空,孤独地思考。
赵元超评价自己的作品:“一个建筑作品的完成凝结了各个方面的心血,有时很难尽如人意,建筑师尽了最大努力能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就已经很满意了”。建筑工地上常常能看到赵元超的身影,他每个星期都要去检验设计成果,并总是要求在不影响造价的情况下去完成的更好。赵元超说自己的作品一定要在真实体验中去打磨,去磨合。
因为工作繁忙,赵元超需要经常性出差,他回想起来,自己连婚假都没休过,平时在外搞建筑,但是家里的装修却很少顾及,去看望父母也只有法定节假日。赵元超说:“有时觉得比较自豪,因为没有虚度时光,沿着西安中轴线很多建筑都是我设计的。虽然心里感觉很踏实,但还是对家人很愧疚。”
谈到西安建筑的发展,他认为西安的文化发掘还不够,需要设计师们在本就璀璨的历史上再创辉煌。“社会目前缺乏对建筑设计师的尊重,也缺乏对设计师创作的包容度,这样不太利于建筑设计师的积极性。”赵元超呼吁能多给建筑设计师一些空间和尊重,因为他们可能是最懂这个城市的人。
历史的遗存沉淀至今,赵元超致力于去探寻现代与过去的平衡点,他尊重历史,但不循规蹈矩;他崇尚经典,也拥抱时代。三十年,赵元超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他始终秉持着一颗“匠心”,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片沃土,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从历史走来,往未来走去。
(于天涯 杨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