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1月9日,宝鸡市考古工作者对宝鸡市高新区旭光墓地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8座墓葬,出土文物211件(组)。
2018年11月14日,宝鸡市高新区旭光村正在本村进行市政建设。突然,施工人员发现了一件青铜器,于是,工人们立即将现场保护,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了报告。得到消息,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并封闭现场,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勘探、清理发掘。经过勘探面积的扩大,考古人员进行了详细勘探,到今年1月8日,已探明有8处墓葬,考古清理、文物遗存提取工作已经全部完成,1月25日,宝鸡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并现场展示了部分文物。
据了解,在清理的8座墓葬中,有西周墓葬5座,战国墓葬3座。出土各类文物211件(组),质地有瓷、陶、青铜、金、玉、骨、玛瑙、绿松石等,其中原始瓷器1件,陶器15件,青铜礼器10件(其中有铭文4件),青铜车马器138件,玉器27件,玛瑙串饰5件(组),杂器15件(组)。
宝鸡市文物局副局长刘宏斌告诉记者,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及铜器铭文,初步判断旭光墓地为西周早期贵族公共墓地和一处战国秦人墓地,出土的许多文物与众不同,各墓葬随葬器物各具特色。比如,原始瓷瓿是目前陕西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一件。出土的金箔饰,金制品一般多见于北方草原地区,关中西周墓葬中极为罕见。提梁壶和青铜提梁卣的奇异造型都是第一次看到。
(王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