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文苑
家乡腊月风俗
羊白
  作为春节的前奏,腊月是个很特殊的月份。我国古人遵循的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腊月时值岁末,且天寒地冻,连动物都休眠了,忙活了一年的人们也该闲下来歇歇,料理家务、置办年货,为春节的狂欢做准备了。
  腊月风俗很多,腊八是开端。腊八的主角腊八粥之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除了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之外,更在于它是一锅“大杂煮”,至少八样的食材经过炉火长时间熬煮,熬出的是人世间的包容、温暖和丰富多彩。寒冬腊月里,手捧一碗热粥,想想都是一件美事!
  在我的家乡,腊八过后,家家户户开始杀鸡宰羊,熏腊肉,灌香肠,磨元宵面,窝红豆腐,做醪糟……着手置办年货。在以前条件相对艰苦的年代,家里一下子准备了这么多平日难得一见的好东西,孩子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喜悦、激动,继而就是不断地流口水。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旧时的乡间,家家灶房都有“灶王爷”的牌位。这一天,在“灶王爷”的两旁贴的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在供桌上,自然要摆上五谷杂粮犒劳灶王爷,好让他保一家平安,香火不断。祭灶时,主人通常会抱一只大红公鸡,不过,此时的鸡不叫鸡,而叫“红马”,据说灶爷升天时所骑的便是“红马”。然后焚香烧表,祈表心愿。
  (腊月)二十四,扫扬尘。旧有俗语:扬尘脏,扬尘长,扫了扬尘好过年。扎个长扫帚,戴个破草帽,爬梯子,上竹楼,庄稼人会在这一天将房屋院落彻彻底底地打扫一遍。我印象很深的是,还要上房顶扫去掉在瓦沟里的落叶和脏东西。因为瓦片易碎,扫屋顶的任务一般都由体轻的女人们来完成。不过,一些胆大、调皮的孩子有时也会忍不住爬上去,很有一种“坐在天上”的骄傲和自豪。扫完扬尘,洗过案板碗具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那便是刮锅灰。庄户人一家往往会有好几口大铁锅,几乎天天用,一年下来,锅底已积攒厚厚的一层锅灰。男人们把大铁锅从灶上搬下来,扣在场院上,用铁铲子“呲呲呲”地铲,尖厉的声音虽然刺耳,但其中却透着人们的兴奋和喜悦。铲子铲过,再用小刀挨着刮过,原本乌黑的锅底上便会闪出亮白的铁痕。刮干净锅底的锅,用老百姓的话说,“不是薄了,而是灵了,一点火,锅就热,可以正儿八经地炒菜、摆大盘了。”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进行三天呢。不过,庄户人家没那么多讲究,人们会继续挑着担子去赶集,抓紧时间看还有什么年货没置备齐,在赶集回来的路上,其背篓可不轻,里面通常会有鞭炮、春联,孩子们爱吃的甜糕或甘蔗等等。到了这一天,热热闹闹的年已在眼前,连大人们也不由得发出感慨,“要过年了!”
  大年三十是除夕。忙碌了一个月,该准备的差不多都准备齐了,大人小孩嬉笑着糊门神、贴春联、挂灯笼,然后把家里的东西再摆一摆,挪一挪,清点清点,看看还有什么事没办,那认真、庄重的架势,现在少有。这天黄昏,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家家户户的叔伯兄弟儿孙等一大家子的“男丁”,要浩浩荡荡地到坟地去祭祀祖先,给逝者磕头烧香。在香烛的缭绕里低头哀思、缅怀先人,愿逝者安息,生者健康兴旺!
  祭祀回来,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拉家常。自此进入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孩子们在鞭炮声里高喊:“年来了,年来了!”新的一年就这么噼里啪啦、红红火火地开始了!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