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低,山里绝对下雪了。如果没有特别说明,西安人嘴里说的山特指秦岭,秦岭靠近西安这一段正是诗书中著名的“终南山”。西安人很少这样叫它,常说“去山里玩”或者“去沣峪口”。沣峪口,因交通便利,裕内风景秀丽,寺庙香火鼎盛,成为秦岭七十二峪中人们较熟悉的一个峪。
秦岭的壮美无需多说,对西安人来说,她是人们休闲娱乐亲近大自然的最佳选择:春天山花烂漫,人们去踏青;夏日酷热难耐,在她幽深的怀抱里,一条条山溪汇成激流,洗去燥热;秋来红叶满山,草甸金黄,人们来这里登高望远,看云卷云舒;冬冰塞川,山深寒重,满目萧杀,西安人等着,等再冷一冷山里下雪了,他们又去山里看雪。
人们穿的厚厚重重,跺着脚,嘴里冒着热气,哈着手,捂着耳朵,红着鼻头站在风雪中的“分水岭”上,分水岭以南气候逐渐向着南方去了,分水岭以北,是典型北方气候,山上植被又是另外一番模样。西安人爱秦岭,一年四季都会进山,秦岭则呵护和滋养着爱山的西安人。今天比较冷,天空阴沉沉的,中午一点钟,我们决定去山里看雪,大约一小时我们经过丰裕口的净业寺进了山。许多车行驶在盘山道,沿途超过那些自行车骑手、摩托车骑手、穿短袖徒步的老人和背着双肩包徒步的年轻人。老人那令人钦佩的健康状态,想必与这秦岭密不可分吧。秦岭的盘山道从来都不寂寞,几个驴友组织围着一块巨石午餐,说说笑笑非常热闹,来不及看清他们吃的什么,就从旁边驶过,只能揣摩“站在风里吃不冷吗?”
山路一转,在山坳里,一个小山货摊上堆着桔红的火晶柿子,单是看那颜色,就能想象它甜美的滋味。土鸡在山根刨食,白花花的土鸡蛋盛在篮子里,摆在柿子旁边。货摊的横杆上成串的柿饼随风摇荡,没看到山货摊主人,不远处的小棚子里几个山民围着火炉,烟囱白烟滚滚,摊主把生意抛在脑后,还是吹牛瞎侃来的痛快!
我们走过了夏天喝茶的地方,走过上次烧烤的地方,也走过了在河边冰西瓜的地方,还是没看到雪。走着走着突然有雪了,草木披着雪,山石顶着雪,在雪的装扮下那些小蒙古包看起来都不俗气了。越往上走雪大起来,扑扑簌簌,车子碾上冰碴发出咔嚓声,车轮时而打滑,一些车子开始下山。原计划穿过分水岭,去后面的小镇吃饭,为了安全,还是决定回城。一路上为了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没有停车拍照。要回城了,我下车拍了几张照片,雪还不大,还没把山装扮漂亮。看山,山在,这样已经够美了,多希望我们在事中都能像山一样持久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