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

2019陕西做出七项民生承诺

陕西科技报
    2018年12月20日,一架广州至西安全货机落地。2018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货邮吞吐量突破30万吨。

  民生问题,是群众关注的核心,省长刘国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9年陕西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七个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
  1、就业和增收
  实施稳就业精准帮扶行动,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贫困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快创建百县千镇标准化创业中心。
  健全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切实做好欠薪治理工作,保障农民工劳有所得。
  2、教育
  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扩大资源供给,将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高到80%。
  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抓好城区学校规划建设,着力解决“乡村弱、城区挤”、“择校热”、“课业负担重”等突出问题。
  加大省级标准化和示范化高中创建力度,积极开展特色育人实践探索。
  鼓励职业教育学校与用人企业联合培养、务实合作。加快推进高校“四个一流”建设,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办好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支持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3、医疗卫生
  大力开展健康城市、健康县城和8类“健康细胞”建设,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持续推进医改综合试点,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认真落实改水、换粮、易地搬迁等措施,努力消除发病根源。
  持续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和流通管理体系,加快疫苗温度监测和可追溯体系建设。严防严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让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4、社会保障
  健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推进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着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医养结合。
  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政策,把更多教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做好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工作。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新开工棚户区改造9.8万套,持续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
  5、公共文化服务
  加强县域图书馆、文化馆和社区、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村广播电视现代传输覆盖体系。
  加快推进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改扩建和黄帝陵文化园区建设等重大文化工程。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办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打造文化精品力作。
  发展足球、冰雪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扎实做好十四届全运会筹办工作。
  6、安全生产
  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煤矿、危险化学品安全攻坚行动,有效防范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城市消防等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7、社会治理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陕西,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及其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加大对个人极端暴力和盗抢、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的打击力度,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建设,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双拥”共建,培育“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地震、气象、测绘、档案、地方志等工作,支持工会、共肯团、妇联、侨联、科协、残联、慈善等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