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接待中外游客858万人次,同比增加172.7万人次,增长25.20%。 2018年成绩单
实现生产总值2.44万亿元,增长8.3%。
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43.1亿元,增长11.8%。
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30亿元,增长30.4%。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9.2%。
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6.3亿人次,增长20.5%;旅游总收入5994.6亿元,增长24.5%;80个景区实现门票降价或免费开放。
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自贸区建设扎实推进,165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中欧班列长安号实载开行1235列,重载率、满载率均居全国第一位;铁路旅客发送人数、货物发送量增幅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西安地铁4号线及柞水至山阳等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4.7%,省属国企营业收入增长10.8%,利润增长15.6%。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2.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
实施品牌产品出口振兴工程,出口增长25.3%。
全面彻底整治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拆除违建别墅1185栋,没收栋,回收国有土地4557亩,退还集体土地3257亩,复绿2646亩。
23个县、104.5万人即将摘帽脱贫,全年贫困人口转移就业2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竣工9.1万套。
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10.5%,重污染天数下降20.7%
3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70%和36.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4%。
煤炭去产能596万吨,处置“僵尸企业”70户,为企业降低成本800多亿元。
取消、下放或委托行政审批事项247项,精简25%。
切实治理欠薪,为2.35万农民工追讨工资2.2亿元。
农村转移就业624.5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9.3%,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
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8.1%。
省级标准化高中占比达到80.8%。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实现,分级诊疗覆盖90%的县级医院和70%的乡镇卫生院。
2019年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7.5%-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和9%。
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4.5%和5.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增幅3%左右。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8%。
2019年工作重点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抓好100个总投资500亿元的重大技改项目建设;推广“陕鼓”模式和“一院一所”模式,深入实施“1155”工程。
培训激发市场活力:抓好600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
区域发展:推进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建设20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
深化重点区域改革:省级政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市县级达到70%;
支持民营经济:设立10亿元技术改造专项鼓励资金,推动省级创新平台向民营企业开放,成立民营企业维权投诉中心。
加快发展“三个经济”:建立陆空互动、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一带一路”五大中心;推进“互联网+物流”建设。
改善民生: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高到80%;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立健全养老体系等。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减少执法事项,避免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深入实施省委“三项机制”;坚决治理文山会海,压减规范监督检查考核事项,为基层减负;严控“三公”经费。
(本报记者 周励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