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代表委员建言“科技创新”
  1月27日下午,出席陕西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报告,关于“科技创新”等内容引发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并为此纷纷建言。本报记者撷取了以下几点—— 
  出台有益于国企的科研创新政策
  邹展业(省人大代表、陕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安排部署,是省国资委的主要任务。省属国有企业的总体基础较好,发展态势、转型趋势也非常好,但是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业务结构、技术含量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国企改革方面,将主要通过构建市场化经营体制机制,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和创新动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要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议大型国企如果有研发能力的话,能不能也跟高校和科研机构一样享受同等待遇?现在国企研发部门如果做出了职务发明,成果若与个人没关系、没有激励制度,也会制约国企的科研创新。
  创新微小卫星硬科技教育新模式
  李立(省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副院长):2018年6月,中国发射了人类第一颗连接地月的中继通信卫星“鹊桥”,有力地保障了2019年1月“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艾肯盆地实现软着陆,有望填补目前人类对月球背面认知上的空白。这本是一件足以让中国人为之鼓舞和振奋的事,但关注的人却不是很多。
  “嫦娥落月”是一个很好的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微小卫星已经逐步成为我国航天科研的热点,包括遥感、通信等卫星中都有微小卫星的身影。西安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为何不能有效利用起呢?如果能利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和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九院771所等单位在航天方面的力量,创新微小卫星硬科技教育新模式。从微小卫星设计与应用的大学专业实验室教育,扩展到面向中小学生的航天科普教育,并借助互联网开展空间天文、地球观测等科普教育,通过硬科技的微小卫星教育和商业航天测控联盟,进而推广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和科普领域。
  进一步释放科研院所原始创新能力
  米磊(省人大代表、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中科院西安科学园”的建设,就是把中科院在西安的科技资源聚集和再放大,实质是通过科学园的建设打造科创中心。西安一旦成为国家的科创中心,就能够在国家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中获取更多的支持,所以,中科院西安科学园的建设对陕西的发展非常重要。
  陕西应集中优势资源,全力发展5G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硬科技核心技术——光电子技术,不断加大对硬科技发展的力度,构建硬科技制造产业公地,进一步释放科研院所原始创新能力,让陕西省丰厚的科技资源顺利转化为经济产值。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学科
  董小龙(省政协委员、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我国正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陕西目前有三所高校进入一流大学行列,五所高校的学科进入一流学科行列。为了适应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从2018年开始,陕西停招了100多个与经济发展对接不够紧密的专业,同时新增了一批与陕西主导产业契合度比较高的新专业。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中国落在了后面,而第四次工业革命能否领跑其他国家,关键就要看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方面能否有跨越式的发展,陕西应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学科。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月21日,西安交大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这为推动陕西发展智能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尽快建立大气污染联合预报预警中心
  侯建忠(省政协委员、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去年陕西、山西、河南三省成立了以陕西为牵头单位的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并将该防治预测中心挂靠在陕西一方。这一行动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了更加有效提升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中心的核心技术能力和支撑手段,并且精细化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的预报预警产品,建议尽快建立汾渭平原大气污染联合预报预警中心。
  这个中心一旦建成,将真正成为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治理、预报预警的决策、指挥和管理中心,让其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预警预报来自一个口径对百姓日常生活参考具有重大意义。

(本报记者 周励)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