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科技群英传·最美科技工作者系列

情系患者 防控乙肝

——记空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军队防疫与流行病学教研室教授闫永平

陕西科技报
  中华医学会2006年首次发布《中国乙肝患者生存和治疗现状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约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上亿人口,而全球总共只有4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国就占了四分之一。
  在空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一楼,有一位从事军队流行病学和传染病研究30余年的军队医学教授,他为部队病毒性肝炎和我国乙肝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空军军医大学军队流行病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闫永平。
  ◆建立武威市乙肝防治示范区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去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东大门。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的勤劳善良的人们。由于交通,地域文化和资源的匮乏,武威市常住181万人口中,30%居贫困线以下,羅患乙肝十分严重,“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十分普遍。乙肝有三种传播方式: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生活传播。一旦患上乙肝,将是终身疾病,目前没有治愈的良方。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将会延误病情,很有可能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恶果。2008年,国家率先在武威市开展了科技重大专项“武威市乙肝防治示范区建设与现场流行病学研究”,闫永平教授担任专项研究的负责人。这是一项国家级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研究项目。闫永平教授是国家和军队知名的流行病学专家,长期从事传染病防控和研究工作。他多次参加国家和军队重大疫情防控,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出色完成任务,并受聘作为课题负责人。他深深地感切到,此项工作责无旁贷,如果把武威市的这项乙肝防控工作做好,不仅可以促进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还能总结武威的经验模式,在全国范围的同类地区推广应用。这对于逐步摘掉我国乙肝大国的帽子,使更多的百姓受益有着非常深远的实际意义。
  ◆深入县乡开展健康体检
  闫永平教授深知该项工作意义重大,他不负众望,经常带领课题组深入武威市一区三县,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不畏沙尘暴,持续开展乙肝防治和防控工作,开展健康体检100万人次,摸清了该地区乙肝感染的基线、高发危险因素和动态变化规律,为20余万人免费接种了乙肝疫苗,创新了人口高流动地区成人“0-1-2”乙肝疫苗短程接种方案,使当地人群的乙肝发病率由2008年全国最高的813/10万降到2016年全国平均水平以下的44/10万,乙肝病毒携带率由7.3%下降到5.9%,乙肝相关疾病的病死率由8.7%下降到6.8%,直接或间接造福数十万人。在走村串户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汽车陷入泥潭,只有步行到几公里外的村民家中。有时也会遇到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天地一片漆黑,狂风呼叫,蔬菜大棚被燃烧起火的情况,这些困难丝毫没有阻挡课题组的同志们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攻坚号召,他们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地贯彻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
  ◆免费乙肝检查疫苗接种
  闫永平带着他的团队对项目区所有村民做了免费乙肝检查,对乙肝易感者村民进行免费乙肝疫苗接种,对查出的乙肝患者进行优惠的抗病毒治疗。在武威这个乙肝高发地区,一家人中有数人患病屡见不鲜。有一个贫困村民家庭,一家四口人,三人患病。母亲患上乙肝后,又传播给了她的儿子和女儿,两个孩子当时的年龄分别是十岁和六岁,正值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对于贫困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父母非常焦虑,到处问医求药,几乎所有的经济收入都花光了,家里一贫如洗,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孩子的健康成长。闫教授他们得知情况后,先从宣教入手,让家人对乙肝有正确的认识。感染乙肝并不可怕,关键是进行及时规范的病情评估,及时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这样就能及时消除病毒对机体的危害,不会影响孩子的就学和生活,也不影响生儿育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教育和抗病毒治疗后,两个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一家人也解除了焦虑,不再乱求医花冤枉钱了,过上了正常家庭的生活。像这个家庭的例子在武威举不胜举。
  ◆军民融合打赢武威精准扶贫攻坚战
  该课题已获得国家“十三五”滚动资助,预期将进一步助力武威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最终形成适合西北贫困地区的乙肝防治“军民融合”新模式,也就是军队和地方联手,在组织领导、经费投资等方面共同合作防治乙肝。该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已在陕西省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课题负责人闫永平教授先后在陕西省电视台《百姓健康》栏目制作多期节目,广泛宣传乙肝等疾病的科学防控知识,并在西京医院门诊宣传屏幕上常年滚动播放。多次参加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组织的乙肝、手足口病等疫情分析研究,制定防控方针和对策。闫永平教授领衔的科学教研团队先后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奖和军队院校优质课程奖,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院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陕西省和军队著作权3项。他个人1999年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总后防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2004年被评为“总后优秀教师”,2008年被国家和解放军四部委评为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3年获全军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7年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闫永平教授现兼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常委、陕西省临床流行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等职。作为科研专家,闫永平教授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把研究应用于实践,让研究成果切合实际,造福百姓,为我国和陕西的疾病预防和控制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闫永平教授是我国勇甩乙肝大国帽子的领军人物。 
  

(楚淑娥 靳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