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少小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中,不难发现,很多的同学计算时太重视质量的高低,计算完后,没有检查的意识。计算的速度很快,但正确率不高。很多同学们认为这次错了,下次就不会再犯这个错误了,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认为不会发生的事竟然一次又一次发生了。那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计算正确率呢?
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于应用题,大多数孩子还能认真审题,但对于计算题,很多孩子却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容易引起心理疲劳,如果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所以我们在审题时: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是否合理、简便,然后再动手解题。
要养成认真书写,打草稿的习惯。一部分同学书写很不认真,经常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从而造成计算错误;而另一部分同学出错的原因是不打草稿或是没有草稿造成的。他们往往是在书本上、手上、桌上……随便找个地方来做草稿,结果书写糊涂,经常把0写得像6或把6写得像0,抄到本子上就出现了错误。所以我们做题时要有耐性,不急躁,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演算过程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注重平时作业的规范,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培养及时检查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做一步回头检查一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张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