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如何避免“看不见的手”掏钱包
  近日发布的《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移动支付高风险类型主要表现是:更换新手机不解绑银行卡,不删除存留的敏感信息(21%)、直接删除带支付功能APP不解绑银行卡(20%)以及有优惠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尝试扫(20%)等。
  为何这几类行为最容易中招?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被钻空子。
  淘汰旧手机也需清空数据
  在造成移动支付最高风险的“更换新手机不解绑银行卡”行为上,这要分换手机换号码、换手机不换号码两种情况。如果手机号换了,那么与原手机号绑定的所有账号都需要解绑。因为手机号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被分配给其他用户使用。这会造成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换手机号码后一定要逐一解绑。
  如果只是淘汰旧手机,手机号保留,那原则上是不需要解绑的,因为只要继续使用这个应用,那依旧需要绑定信息。这种情况下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被淘汰的旧手机,这个手机如果要卖掉或给别人继续使用,就有风险,手机里面可能存留一些敏感信息,比如银行卡信息、通讯录等,这些信息在更换手机时一定要主动清空。
  删除APP前先解绑银行卡
  下载或删除APP,都是我们平时很常见的动作,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安全风险常被忽略。
  删掉APP后,相关数据信息可能还存在后台服务器中,假如哪天这家厂商的服务器被攻破了,攻击者就能拿到所有用户的信息。解绑银行卡信息以后,就有可能避免厂商服务器遭受攻击时带来的银行卡信息泄露。
  可以扫二维码别轻易授权
  有优惠、扫一扫,这种扫码行为就等于随意打开一个链接,我们每天都在微信上打开链接,正常来说确实没什么问题。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现在已经有技术可以做到利用浏览器的漏洞,在用户点开一个恶意链接时控制其手机。虽然这种做法需要厉害的黑客挖掘漏洞并加以利用,普通用户一般不会遭遇,但也是一种潜在的安全隐患。
  真正需要日常警惕的是扫码之后的步骤,用微信扫一扫后,用户往往会被询问要不要用微信登录、允不允许被获取用户名、头像、位置等个人信息,这种操作会要求用户向这个站点透露一些隐私信息,比如通过微信登录免费WiFi,对方之所以提供这种免费服务,目的就是收集个人信息,如账号、性别甚至手机号,这种情况要尤其警惕,如果对登录站点完全陌生,建议尽量不点。

(崔 爽)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