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三秦科技群英传·最美科技工作者系列
让科技之光点亮智慧城市
——记国家级众创空间负责人、渭南师范学院教授阴国富
  渊博的知识,精炼的语言,敏捷的思维,卓越的远见。
  这就是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科技创新人才、陕西省科技创业导师、渭南市计算机网络首席学科专家、渭南师范学院教授阴国富给人的第一印象。
  阴国富热爱教育事业,2002年参加工作,投身计算机学科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因工作努力、成绩突出,2006年、2009年连续两次破格晋升,2015年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授。
  ★教育教学的践行者
  阴国富回忆,刚参加工作时,系里的老主任就经常教导青年教师“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不容易,但是只要严谨治学、孜孜以求,就可以做到有学识,就可以‘学高为师’;成为一名好的高校教师更不容易,除了学识上的修养,还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正所谓‘行为世范’。”这时的阴国富心里就已经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宏伟理想和抱负,他要立足讲台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在教学中,他探索出了一套以“需求驱动”为导向的“三位一体”教学法,将课程以课题项目方式展开设计,实施串讲、精讲、通讲“三段式”课堂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提升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教学研究成效显著,他多次荣获教学竞赛奖、教学成果奖、计算机类优秀教材奖等荣誉。2010年学校授予他青年教师最高荣誉“教坛新秀”,2017年荣获陕西省“计算机教学名师”称号,其课堂被誉为“科技类的百家讲坛”。
  ★智慧渭南的开拓者
  2013年,作为渭南市计算机网络首席学科专家,他受命负责组建渭南市智慧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他的带领下,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关键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中心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60余项、横向课题100余项,极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渭南融合发展,研究建设创新型渭南、数字渭南。
  由他主持研发的应用型院校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入选陕西青年科技成果转化名录。2017年3月25日,在省人大副主任李金柱等领导见证下,该项目在航天四院签署项目转化协议。该平台形成了面向校园业务的发现与服务匹配算法、基于云平台的数据集成及智能服务聚合软件等成果,对解决区域教育均衡配置和推进应用型院校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他牵头组织西安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6家单位成立了“云端里的印象渭南”联合研究课题组,开展智慧博物馆文化遗产知识挖掘与服务平台等课题研究,打造渭南新名片。
  2017年6月,他受聘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杨解定团队,致力“互联网+餐厨垃圾”平台建设,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率先提出“环保厨联网”理念,构建环保“厨联网”,为餐厨垃圾健康产业链提供数据支撑。
  多年来,他先后承担各级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教材5部,持有专利软著20余项,荣获各级科技奖励20余项。他先后被授予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区域科技创新人才、陕西省优秀科技创新人物、渭南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渭南市科技英才等称号,被誉为“智慧渭南的开拓者”。 
  ★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者
  2015年,阴国富担任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由此开始了他的“双创”教育之路。
  他负责众创空间科研项目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工作。几年来,他先后主导培育、孵化企业53家,累计参与248项大学生实体创业项目及700余项国家、省上和学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育孵化,惠及学生两万余人。
  负责运营的众创空间被科技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成为渭南市第一家国家级众创空间、我省第一个应用型院校建设运营的国家众创空间。管理的科技园成为第一家通过评审认定的省级大学科技园,在陕西东部地区构建起了以大学科技园为骨干引领的产学研紧密结合体系。2017年其团队被评为创新创业类“渭南标杆”单位,2018年阴国富入选陕西省科技创业导师。
  他认为,“脱离了专业就没有创新,‘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他构建的“科创朋友圈”体系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增强虚拟空间众创朋友圈粘合度,为创新创业搭建线上线下双服务体系;他出版的学术专著《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基于互联网+》,全面分析了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确立了创新创业教育遵循的原则,提出了构建应用型院校“双创聚能环”教育模式和实施路径。多位知名院士专家一致认为其填补了这一领域空白,对于院校和地方开展双创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017年5月,在“首届中国金粟山丝绸之路国际创客论坛”活动中,他与世界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共同接受媒体专访,探讨应用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该校扶贫工作。5年来,对大荔县安仁镇龙门村展开教育科技产业扶贫,为当地种植、养殖等产业的发展做了中长期规划;指导学生开发了集农产品销售、产业资讯、实用技术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掌上龙门”APP,以互联网+扶贫的模式,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现如今,阴国富正在主持的教育部重点产教融合研究项目“教育大数据生态体系下的应用型院校创新教育模式研究及框架设计”旨在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应用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向深水区推进。 
  

(本报记者 赵进辉)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