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在旅游领域,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推进“厕所革命”、建设美丽乡村等内容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亮点一: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据记者梳理,对旅游行业来说,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过发展全域旅游、降低门票价格等相关政策,但全面完整地将“旅游产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尚属首次。
南开大学教授石培华对此表示,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释放了旅游业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和更加注重持续发展、推进改革创新的信号,完整提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首次。
南开大学教授马晓龙认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是国家长期以来对旅游工作关心并寄予厚望的必然结果,“旅游业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新引擎、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的地位,正不断得到体现和加强。可以预见的是,旅游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60.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6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10%。对此,旅游企业纷纷表示,政府对旅游产业越来越重视,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空间。凯撒旅游总裁陈小兵说:“随着旅游与文化的深入融合,旅游成为国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更为我们旅游企业增添了信心。”
亮点二: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2018年是实施《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开局之年。根据统计,2018年中西部地区建成旅游厕所约1.5万座,约占全国总数的70%。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创产业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所长刘思敏对此表示,目前国内的人居环境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从城市的角度看差别不明显,而农村地区却有着不小的差距,能否成为美丽乡村,环境是试金石。石培华认为,这将全面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系统破除瓶颈,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此外,马晓龙透露:“无论是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还是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都是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关注的重点工作内容,也完全体现在文化和旅游部正在推进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验收细则中。随着这部分内容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信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将全面提速,并在国家社会综合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亮点三: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
国家公园体制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之一,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提出“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记者了解到,目前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武夷山、神农架、南山、钱江源、香格里拉普达措九个试点区都已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或者管委会,北京长城国家公园试点区的管理机构正在组建,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正在试点建设中。
马晓龙对此表示,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目的是统一管理和有效使用国土资源,通过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既能够解决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又能够更加清晰地明确旅游业在国家公园体系中的“身份”和地位,旅游系统应该以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和放大产业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作用。
亮点四:深化中外人文交流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游客的足迹覆盖了157个国家,除了传统热门目的地,更多小众的冷门国家正在被中国游客发现和喜欢。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为入境游客提供便利,以签证政策为例,京津冀、江浙沪等地区先后实施了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便外国人来华旅行。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明确提出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
对此,刘思敏认为,旅游是民间外交,它不仅仅是一个市场消费行为,对于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来说,旅游是非常好的一个载体。陈小兵则表示,“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将带动出境游、入境游发展,助力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众信旅游集团董事长冯滨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旅游连通世界带来巨大机遇,为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供了更宽阔的舞台,也为中国旅游企业开辟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马晓龙表示,近年来我国通过与各国举办“旅游年”等活动,旅游合作持续深化,可以预见,旅游业将对“深化中外人文交流”起到更大作用,也会借此大大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