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中国古代科技史·水利
    坎儿井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古称“井渠”,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根据盆地地理条件、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特点,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
  吐鲁番坎儿井,出现在18世纪末叶,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和禾垒地区,尤以吐鲁番地区最多,计有千余条,如果连接起来,长达5000公里,所以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坎儿”即井穴,是当地人民吸收内地“井渠法”创造的,它是把盆地丰富的地下潜流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面灌溉、使用。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部分组成。竖井,主要是为挖暗渠和维修时人出入及出土用的。竖井口长1米,宽0.7米。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高约1.6米,宽约0.7米。明渠,就是暗渠出水口至农田之间的水渠。涝坝,就是暗渠出水口,修建一个蓄水池,积蓄一定水量,以便灌溉农田。
 
   大运河
  大运河又称南北大运河,也叫京杭运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全长1794公里。它北起北京的通县,南至浙江的杭州,贯通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四省二市,是沟通五大水系的大运河。它开凿之早,河道之长,都为世界之最。
  运河从南到北,首先连接杭州附近的钱塘江,接着跨过长江、淮河、黄河,到天津时又与海河相汇,它像一条纽带,沟通这5条大河。我国的大运河在历史上曾有三次较大的开凿工程。一次是春秋时期,由吴国的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第二次是隋朝隋炀帝为了从运河乘坐最大的龙船南下扬州看琼花时修建的,这次工程最大,分四段进行。605年修通济渠,从洛阳西苑通到淮河边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同年疏通扩大了邗沟旧道,南起江都,北至山阳。608年从通济渠向北延伸,通涿郡(今北京市)开永济渠,南接黄河。610年在长江以南开了一条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直达钱塘江边的余杭(今浙江杭州)。这样,前后用了不到6年时间,大运河全线工程完成了,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抵华北平原,南达太湖流域,成为第一条贯通南北的运输大动脉。第三次是在元朝修建的,从淮阴一直往北,经过江苏省北部和山东省,直达北京的运河,通称京杭大运河。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