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支撑我省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省政府决定设立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为此,3月21日,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首批申报指南发布。
据悉,“十三五”期间,省政府拟重点围绕能源化工、智能制造、现代农业、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生态环保)等产业技术领域,按照“成熟一项,论证一项,启动一项”原则,启动不超过10项重大专项。
经过充分研究论证,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率先在智能制造、能源化工、现代农业等领域启动实施。此次发布的两个重大专项实施方案按照新的管理模式,已经省重大专项专家综合咨询评审委员会咨询评议,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深度评估论证。其中“智能制造”专项下设智能工厂、数控机床、激光制造、增材制造4个项目,首批启动汽车制造智能工厂等4个课题;“能化资源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专项下设煤、油、气、精细化工4个研究方向,首批启动低变质烟煤热解与气化一体化技术工业化示范等2个课题。
此次发布的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瞄准区域优势和技术并跑领域,与其他科技计划相比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更加聚焦产品或产业化目标,考核指标明确要求课题的最终交付物应达到技术就绪度7-9级,趋近于经用户充分试用,证明可行,批量生产、广泛应用的产品。二是承担单位主体责任更大任务更实。指南要求课题均由龙头企业或采取企业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牵头承担。牵头单位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置子课题,安排实施进度,可广泛集聚省内外优质资源协同推进,财政资助经费由牵头单位统一管理,按需配置。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只是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的第一批项目,目前“智能制造”“能源化工”的其他课题,及“现代农业”专项已基本论证完毕,拟于近期发布;“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3个专项也已进入调研论证阶段,将于2019年底—2020年初分批发布。
(本报记者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