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科普,从“政府主导”到“人人有责”
本报记者 吕培涛
  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成为流行,是重要而必要的科普工作。习总书记曾说,“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由此看来,科学普及的作用更具基础性,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创新发展才会更快更好。
  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发生伪科学事件,为开展科普工作、做好科普工作再次敲响警钟,当然也提醒人们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伪科学事件,往往都是很普通的科学原理被一些人歪曲、误解,甚至利用,从而成为突发性、意外性的网红事件,看似没有形成大的危害,但是于日常生活而言,潜藏着被忽视的重大隐患。静脉注射果汁、黑科技洗血、充臭氧排毒、区分酸碱体质等养生、美容方式的流行,涉及到的不仅是个人缺少科学素养,还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等问题,看似是单个人或者部分群体的无知无畏,却体现了我们深层次的公民科学素质不高、科技知识传播广度深度不够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最新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提升至8.47%,而陕西的数据是7.87%,还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横向比较大致相当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
  当然,我国科学素质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科普工作,近年来科普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发展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拿陕西为例,过去10年里我省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和大众参与到科学传播中,仅每年的“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全省就会组织开展各类科普示范活动1300多项,受益群众达450余万人次,参与科普人数、受益群众人数的增加,使科普主题更多元,方法更现代。但是,这些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科普需求比起来,还远远不够,科普工作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优质科普资源供给不充分,科普工作的覆盖面还不够全等问题依然突出。
  科学普及的形成基于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科技与社会作为科学普及的“土壤”,哺育着它的生长,它呈现社会性、群众性等特点。因此,科学普及与人息息相关,需要人人参与,只有让科普工作更加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担负起科普责任,才能共同守护好我们自己和我们生活的环境,才能真正达到提升科学素质的目的。科学普及也只有融入到大众文化中,成为大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它才会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近期的调查显示,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科普知识的主要渠道,迭代发展的效应让我们都成了科普传播者和科普受众。正确的科学普及,要讲好科学故事,传播好科学声音,既要教科学知识,也要教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担负这个职责的是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作为科普主体的我们,不管是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还是广大人民群众,都要始终把科普责任扛在肩上,保持存真辩伪之心,以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时代需要的手段普及科学知识,成为传播的主角,成为科普工作的主角,成为科普受益者,以优质科普内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