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三台山丹霞地貌 →安塞王家湾丹霞地貌 2017年,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在陕北及渭北地区发现了大规模丹霞地貌遗址带,陕北地区(包括渭河以北部分地区)丹霞地貌带计横跨咸阳、铜川、延安、榆林四市及旬邑、甘泉、志丹、安塞、靖边、府谷等六县区。主要地貌地质遗迹包括:安塞王家湾丹霞、志丹永宁丹霞、志丹三台山丹霞、靖边龙洲丹霞、靖边天赐湾丹霞、府谷莲花辿丹霞、甘泉雨岔峡谷丹霞以及渭北地区的铜川照金丹霞和彬县大佛寺丹霞等。
一、陕北丹霞地貌概况
陕北丹霞地貌地质遗迹造景地层主要以白垩系洛河组为主,新构造运动以整体抬升为特色,地层平缓,不发育活动断层,无破坏性地震发生,是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坡陡、麓缓的特征,岩石质地较柔软,易于开发。
其分布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夏季温暖潮湿,降水较大,且多为暴雨。日温差、年温差较大,风化作用、河流冲刷、侵蚀作用强烈。流水冲刷侵蚀、重力坍塌、风化剥蚀等物理侵蚀,促成了这一地区丹霞地貌的形成,且由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红色砂岩裸露较多,丹霞地貌特征非常典型。
从其地层、构成物质来说大致可以延安、志丹、吴起和庆阳一线为界,南部主要为河流相冲积体系,以含砾砂岩和砂岩、砾石层理发育交错为特点,岩石层较为坚硬,且不易风化、坍塌;北部主要为风成堆积体系,以发育大型斜层理为特点,且砂岩层裂隙发育,胶结程度差,硬度低易碎、易坍塌,所以不大适合修凿崖居。
处于陕北丹霞地貌带上的居民,不仅会在修凿崖居时利用这种特殊的岩石,窑洞面上的垒石、院落的地面以及家庭中使用的各种必需品也会利用其制作,可以说这种独特的红层岩石为陕北地区的民众提供了一种在取砖不易、家庭积蓄不足情况下的重要生计模式。
二、崖居与丹霞地貌
崖居,即修凿在悬崖上的居所,在陕北的方言中被称为“窨子”,限于当时、当地的生产力水平和营建能力,居民在开凿崖居时一般会选择在质地柔软的粗砂岩上进行。这种“窨子”,一般来说可分为两种用途,作为临时避乱的住所称之为崖居,而作为宗教祭祀场所,则称之为石窟。陕北丹霞地貌带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崖居住所以及宗教性的石窟。
(一)崖居产生的原因
崖居又可分为单体型崖居和群体性崖居,或可称为崖居和崖居群(杜林渊、王江涛:《延安地区崖居的分布特征》),通过在丹霞地貌带上的考察发现,崖居大多为群体性,而很少有单体型的,这种现象从崖居的功能——临时性的避难和防御场所,以及崖居的开凿难度可以反映出来,避难以同地区的人聚集在一起为最佳,防御也需要根据地形配备合适的人手。同时,在没有现代机械工具的帮助下,开凿崖居是一个费时费力且普通家庭难以完成的工作。根据杜林渊教授的总结,崖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自然条件、社会习俗、历史发展。
纵贯南北的丹霞地貌,沟壑纵横的黄土塬、梁、峁,“山无大木,房屋卑陋”的自然社会状态,夏秋集中降水,且多暴雨,易引发洪水的气候因素,都是陕北地区“多凿窑居”,广泛存在崖居建筑的基础和原因;陕北人居住土窑洞的历史习俗也对崖居的开凿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各个见于文献记载的崖居都离不开“避兵”或“避难”这两个词语,如咸丰《保安县志》载:“县西一百二十里有金鼎山。在洛水中四面无依,兀然孤起,居民凿石为垛,穿石为门,以避寇乱。”这跟陕北地区的历史进程有很大关系,据《陕西历代战争年表》及《陕西历代战争通览》统计,自有文献记载起,陕北地区大约发生了二百余起战争,且集中于宋明清时期,这些战乱在时间上与陕北地区出现的大量崖居是基本重合的。同时,通过在当地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崖居的“避难”作用还包括躲避自然灾害如洪水和野兽等。
(二)崖居分布特征
据《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统计,延安、榆林以及咸阳地区的崖居(群)数量计611个,分布的县区及数量大致以志丹、安塞、子长、甘泉县最为多,而这四个县区又主要集中于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所划丹霞地貌带的南部,说明丹霞地貌与陕北崖居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丹霞地貌与崖居核密度分析图(三)崖居选址所体现的地理要素
陕北崖居在选址上有很大的均一性,岩石胶结性强,有明显的砂砾混合特征,层理分明,修凿地较为稳定是选址的首要地理要素,靠近河流,位于河谷是选址中事关崖居居民生存所必须考虑的最基本因素。根据考察可知,该地现存较为完整的崖居皆为临河而凿,且为了进一步的用水方便,崖居内的最下一层往往有打直通河流的水井,典型的如高川崖居。高川崖居位于今天安塞区高川村南部的陡峭山体上,崖体如刀切般平整光滑,上下两层十三间的小型崖居群呈波浪状分布在山体上,崖居内基本生活要具完整,火炕、烟囱、水井、粮囤甚至厕所一应俱全,石室内还有用于通风采光以及必要时可作为瞭望台的窗户。据当地人介绍高川崖居大约修建于150年前,即清同治年间,称之为“南窑”。
除以上两个因素外,崖居的选址还遵从了就近原则。一是便于运送工具;二是有益于上下交流;三是进行有效的人员转移。因为崖居是一种具有很强防御性的临时性住所,和平时期很少有人居住,一旦发生战争或不稳定性事件,而在近山和远山都无植被大木可掩藏的情况下,于居址较近地区修建防御、掩藏工事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便于人员快速安置和粮食转移,还易使人在心理上获得一种由于环境熟悉而产生的安全感。同时,崖居的本质还是“石窑洞”,与“冬暖夏凉”的土窑洞有很大区别,长期居住不利于人类身体健康,且丹霞地貌是水成组织,石洞内部极有可能出现渗水问题,在防水防潮技术较低的传统时期,崖居也就只适于临时性的避难而不宜于长期居住。故避难性崖居存在的意义就仅在于灾难来临时进行快速转移和防御,是以需要遵从就近原则。
三、民俗与丹霞地貌 陕北丹霞地貌带红砂岩裸露多,岩石质地柔软,胶结性较强,易于原始、粗放型生产开发。处于陕北丹霞地貌带上的民众在其民俗经营史上与这种独特而典型的地貌环境存在着很强的契合关系。
(一)烹饪用具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饮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各种独特的炊事用具而形成的。丹霞地貌岩石的柔软特征,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多种卓殊而又世代相承的本土炊具制造和选材知识,如厨房中的灶台、水缸、石柜等。安塞高川村民,便就地取用红砂岩,将其切割为合适大小后,用石炭、清漆、生油逐一擦拭,表面粗糙的红色石板就变为了光滑的黑褐色灶台,这样制成的灶台不仅美观、结实,且隔热、耐用。还有厨房用来储水的水缸,以及存米、粮的大小石柜等都是用红砂岩制成,虽然经过特殊处理后都不复最初的红色,而是变成了耐脏的黑褐色,但对这些并不是消耗用品的厨房器具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二)建筑用料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条件差异较大,人类居住方式、建筑材料的选择均与自然环境有直接的关系,祁建青认为,随着营造技术和建筑材料的逐渐多样化,传统民居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关系已显著下降,但其在地理环境方面的烙印仍旧是非常明显的。
传统时期,地理环境往往决定了聚落的选址和分布,也深深地影响到民居的形式与风格,建筑材料一般遵循就地取材这一基本原则,一方面是使用、运输方便,另一方面是成本低廉。而且,火红的颜色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传统汉民族的审美观,是以这种质地柔软、取材便利、成本低廉且符合审美的岩石便成为了丹霞地貌带上民众的重要建筑材料。如将岩石切割成规格大致相当的石砖,用以垒院墙和箍石窑,将其打磨为地板,铺设于屋内外等。
(三)工匠群体
工匠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指工匠技艺家族内部或师徒之间世代相承;自然因素指其所提供的物质资料基础不仅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某种工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丹霞地貌带上随处可见且获取便利的红砂岩,为从事石料加工群体的出现和壮大奠定了基础。据安塞区丹霞地貌带附近的居民介绍,几乎每个村子都会有三到四个专门从事石料加工的匠人,他们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经常在农闲时被需要修建房屋或牲畜圈的人家聘请。在匠人工作之前,主人先行备好石料,之后匠人便会使用自带的工具——錾子(主要工具),对石料进行剖、削、镂、铲、磨,最后打造出主人家需要的各种成品。在沿洛河对丹霞地貌进行考察时我们发现,除了箍石窑洞需要石匠之外,即便是箍土窑、砖窑也会有很多户人家聘请石匠来打石砖、凿石槽、磨地板等。在陕北丹霞地貌带周边地区,形成了部分的工匠群体,虽然在机械化的影响下这一群体日渐萎缩,且内化为父子或亲族相继,但石匠工艺仍在传承。
四、生存经验的历史延续
陕北黄土高原区内广布黄土塬、梁、峁、沟、塬,沿岩层垂直节理由水流侵蚀及风化剥蚀和坍塌后退,形成了岩体裸露的顶平、身陡、麓缓并以砂砾岩为主的红色碎屑或砂岩地貌山体。通过对丹霞地貌分布带和崖居进行考察和研究发现,二者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所以可认为,因丹霞地貌上的红色砂岩质地较为柔软,故不仅成为避难工事崖居的优良选地,还被当地人民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主要是作为低廉的建筑材料。
崖居作为一种临时的防卫性建筑,其产生、发展和扩散不仅与黄土堆积、垂直节理、砂岩裸露、植被稀少、洪水肆虐、野兽攻击等自然环境因素相关,一些社会因素,诸如频繁的战争、匪乱更是其产生的根源所在,但建国后还有相当一部分村民长期居住在崖居之中,直至上世纪90年代。现在人们的居址不再是高高在悬崖峭壁之上,而是紧贴于地面,这就反映了彼时崖居的作用已不再是避难、防洪和御兽,而是作为人们在经济储备不足情况下一种有效的房屋替代品发挥作用,为当地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适宜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生计模式。
探索该地区丹霞地貌与陕北崖居、民俗之关系,有利于发倔民间生产、生活习俗与风尚,发掘其科学价值和开发利用的潜力,为创建旅游产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