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耳机不离耳?

年轻人,你的听力很危险!

陕西科技报

  高考临近,考生们积极备考,有些学生戴着耳机听英语或者音乐入眠,这种方式不可取,会损伤耳朵听力,专家建议高考生近期应尽量减少环境噪音,减少不正确用耳,不要长时间戴插入式耳机,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等,发现听力下降要及早治疗。
  案例 高三学生备考压力大一只耳朵听力下降
  常见的耳部疾病有: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噪音性耳聋、药物性耳聋、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聋及遗传性耳聋,其中遗传性耳聋占比较高。
  如今正是高三学子备考的关键时期,有一些学生不注意劳逸结合,有的熬夜学习,导致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耳朵疾病。
  近日,一名16岁的高三女孩,正在积极备考,常熬夜看书学习,连续几天后一只耳朵突然出现耳鸣,来看病时十分着急。到医院就诊后,发现她的一只耳朵听力下降明显。经过治疗,该学生的听力基本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对此,专家建议广大高三学生,高考临近,要注意用耳卫生,避免接触噪音,不要用手挖耳朵,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果突然觉得听力下降,耳鸣,耳朵突然积水,需尽早就医。
  分析 年轻人听力受损趋多与不正确用耳有关
  从平时的接诊情况来看,年轻人因听力受损、听力下降前来就诊的日趋增多,除了环境噪音外,还与患者频繁的、长时间的不正确用耳有关。比如,有的人经常熬夜、过度劳累等,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此外,有一些学生经常戴耳机听音乐、听英语。有的学生有戴耳机入睡的习惯,殊不知这种习惯是特别损伤听力的。尤其是插入式耳机,离鼓膜更近一点,损伤更明显。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目前全球约半数年轻人在使用手机等设备听音乐时音量高于安全水平,这也是导致年轻人听力受损的因素之一。
  建议
  发现听力受损及早治 平时不要随意掏耳朵
  如何正确用耳?
  首先应尽量远离噪声,预防噪音性耳聋,在无法避免的噪声性环境中工作的人群要戴好防护耳塞。其次,戴耳机听音乐时,音量应适中,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尽量避免插入式耳机,感觉耳朵不舒服就不戴。另外,年轻人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
  若出现听力损失严重的话,自己可以感觉到;但受损频率在高频或者低频时,就很难察觉,此时要用仪器来查,建议感觉听力异常就要去医院做检查。
  如何预防出现听力问题?
  日常生活中,应该积极治疗和预防中耳炎;预防感冒,及时治疗急性上呼吸道炎症、鼻部及咽喉部慢性疾病等;防止污水、异物进入外耳道,不要随意掏耳朵。

(王洪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