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腾笼换鸟基地百棚冬枣长势喜人
——杨凌示范区打造千亩冬枣基地开局良好

  在杨凌示范区从来不缺少现代农业的典型,一个产业、一个模式的衰落,新的产业和模式就会随之孕育而生,而且不断地推陈出新,继续引领着陕西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发展。
  2009年,人们热衷于种菜收菜,体验农耕文化,常常在紧张工作之余放松自我,杨凌示范区五泉镇汤家村就以QQ农场现实版,吸引了大批游客。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人们热情逐渐衰减,部分菜园被荒废,杨凌示范区又引进了冬枣产业落地园区,短短7个月,种植的百棚冬枣已经长势喜人,园区呈现出一片生机。
  走进园区大门,笔直的水泥路,两旁栽着红叶李、七叶树,碧绿的草坪,整齐划一的大棚,统一制作的大棚门帘上编号清晰,尤其是稷乡情三个字特别惹眼。走进大棚,钢制的骨架上每隔2米就挂着一个补光灯,一排排冬枣树像士兵一样站立,深绿的叶子角质层闪耀着生命的活力之光。树根下排列一根根滴管,将一滴滴水和微量元素肥冲施到树根周围。树上的冬枣已经孕育出米粒大小嫩枣儿,这预示着丰收季的到来。
  谈及园区变化,杨凌稷乡情公司董事长徐社德说:“这都是杨凌示范区领导在盘活撂荒大棚,发展新兴产业,高效务实推动园区落地的结果。第一届农民丰收节上,稷乡情展位前两株冬枣树引来了省委书记胡和平、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文引学、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等领导的关注,纷纷询问了冬枣产业在杨凌的发展情况,经过汇报,领导们一致认为冬枣产业大有可为,为杨凌打造千亩冬枣园区结了缘。”
  杨凌示范区电视台《明察暗访看民生》栏目自揭伤疤,示范区闲置工业用地和设施大棚撂荒的报道触动了正想扩大规模,应用工业化思维管理搞设施冬枣栽培的徐社德立刻派人联系杨凌示范区政府,双方一拍即合。2018年农高会期间,杨凌稷乡情现代农业开发公司与杨凌示范区政府签订了《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设施冬枣产业园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至此结缘杨凌示范区。
  7个月,杨凌稷乡情公司紧锣密鼓维修大棚,绿化、大营养钵栽植、完善硬件建设,一百个设施大棚落地开花,这就是杨凌速度、杨凌新农人的精神。 
  

(记者 杨晓金)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