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你看他现在没法儿走路,也坐不稳,怎么办啊?”“当然是康复了。”
“大夫,你看他现在不能说话,有时候还听不懂我们说什么,吃饭还要人喂,离了人就不行,您说怎么办啊?”“好办,做康复。”
“大夫,我们这病人前两天才脑出血,也动不了,什么都依赖人,现在敢做康复吗?”“没问题,还是要做康复。”……
没错,你没听错,就是得做康复,只有坚持做了规范的康复治疗,才有希望生活自理,生活质量才能提高!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卒中后残疾预防和康复的知识。
残疾,顾名思义是指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参与的功能障碍。想要减少残疾的发生,就得从疾病的早期开始进行康复的介入。以高致残率的卒中疾病为例,卒中最容易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言语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心理功能障碍、社会参与障碍和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在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康复的支持。
在卒中发生后的早期,卒中有进一步加重的风险,此时有人就会问能做康复吗?当然能啦!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就应该立即开始康复的介入。此时应根据对患者的评估结果来制定早期康复介入的方案,目的在于预防感觉功能减退、预防关节挛缩、预防肌肉萎缩、预防血栓、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等临床常见并发症。但是此时预防做好了就够了吗?当然不够。预防做好只是为了给以后的康复介入打好基础,同时我们还要尽可能地挖掘患者残存的功能,在现有的功能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
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干预呢?方法有很多,比如正确的良肢位摆放、肌内效贴布、神经肌肉电刺激、气压治疗、床上的移动训练、床椅转移训练、简单的日常生活训练、言语吞咽功能训练、认知训练和心理疏导等。这个阶段的康复介入很重要!康复治疗介入早,则意味着后期发生残疾的机率会大大降低。
在患者平安度过急性期后,我们康复治疗的措施和方案又会有所调整变化,依据患者新一阶段的功能水平和诉求重新进行系统的评估,这个阶段需要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一起帮助患者实现功能改善的最大化,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提高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使之能重新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这个阶段规范的康复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改善残疾,所以需要综合的康复措施介入,去逐步分阶段改善患者的各个功能障碍。
那么有人又会问,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预防工作做得好,最终没有发生残疾。如果已经发生了残疾,这该如何是好呢?如果残疾已经发生,那么我们就要分情况来看待。如果残疾可逆,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康复的方法,尽可能改善残疾。若残疾已经不可避免且无法改善,我们就需要借助辅助用具或环境改造来帮助患者生活。
谈到辅助用具呢,我们顺便聊聊轮椅的使用。轮椅是为了方便我们生活的工具。那么如何科学地选择呢?标准的轮椅参数是依据患者的尺寸测量得来的,同时轮椅的扶手要尽可能自由拆卸,轮椅要轻巧稳定易操作,这样方便我们的患者安全转移。还有其他的辅助用具,都是为了帮助我们的患者改善生活,方便患者安全使用为第一原则。
那么在家庭里面,患者又如何实现生活自理呢?我们可以测量家庭里环境的尺寸,在家里墙壁加装扶手,地面铺上防滑垫,在患者经常活动的区域内安装患者能使用的报警装置,卫生间可以改装成方便患者使用的浴缸,加装床护栏等。
总之,卒中容易导致残疾,但是我们可以用康复的方法去预防、减少和改善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安交大二附院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