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梁增基在小麦试验田。 梁增基是广东茂名高州市人,今年86岁。由于出身家境贫寒,他自幼练就了顽强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情劳动人民,忠于党和国家。高中毕业后,他就抱着对祖国的万分热爱,以四海为家的志向支援大西北,报考了当时的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61年大学毕业后,他又听从党“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来到长武县农技站(现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这片土地上既搞科技普及和技术推广,又自力更生开辟小麦育种,至今达58年,从未变动。
那时的长武生产条件极差,群众生活极端艰苦,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因为没有煤,山上的草根、树根全被人们挖去做烧饭的柴火,导致塬山到处光秃秃的,常年尘土飞扬。那时,耕地是用毛驴拉犁,几千年耕深三寸,三寸以下是长期形成的坚硬犁底层,水渗不下去,而地面又像蜈蚣的脚是密麻麻的支毛沟,“小雨水出沟,大雨河满流”,水土流失严重。地里藏不住水,三天不下雨就变旱。全县只有几个短期培训的农技员,农民对农业技术一无所知。梁老说,他来的第二年春季,冉店乡马屋村玉米发生蝼蛄虫害,群众不是寻药治虫,而是求神治虫;把化肥农药跟粪土一样用铁锨往地里扬,造成土地几年种什么都不长。小麦品种更是落后,一开始就遭受连年的冻、锈、旱、涝、倒、黄矮病等严重的自然灾害,亩产只有37-50公斤,1965年丰收最高也只有78公斤。地里种的小麦品种秆如茅草,穗如毛虫,丰雨时亩产70公斤就倒光。1962、1963年连续发生“地油子”和“根拔”性冻害,48%-80%的麦子被冻死,而引进的两个北京品种则丝毫无损。但气人的是,北京引来的品种没发生冻害,正研究推广,1964年麦子长得好好的,一场锈病却打成一包灰,千粒重只有6.7克,亩产10公斤,所收粮食黑、苦、粘、涩难以入口,梁老跟群众一起,都经受了吃不饱吃不好之苦。而当时全国科研单位少,引种也解决不了问题。面对这种局面,每个农技人员都要学做多面手,栽培、选种、病虫防治,样样要精通。特别是在受尽切肤之痛后,梁老觉得在应对多种需求的同时,育种更是重中之重。出于责任心,梁老决心在没资源、没资金、没助手、没劳力、没经验、没技术的条件下,走自创条件,自力更生育种之路。
在旱作小麦育种方面,梁老创新了五项理论技术,育成国审省审品种7个,解决了多灾低产和群众吃饭问题,还推广至渭北和甘肃陇东各县,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小麦播期改革、品种良种良法、肥料利用、桔杆覆盖和耕作保墒、病害防治都留下了梁老的印记和影响。如今群众丰衣足食,再也不用上山挖草根、树根做柴烧饭,不用放羊毁林,可以种植人工林和果林,也有了封山育林的条件,山塬变得清秀、诱人。
2005年梁老退休,但他热爱育种,热爱农技普及和推广工作,又受县委委托,一边培养创新团队,把自己长期积累的育种经验和育种阵地传续下去,为农民、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长远服务;一边还进行优质育种,目前用国内外双高筋品种组配的创新方法培育的强筋优质品种已基本育成,经中国农科院品质所分析,有两个品系面筋含量分别为32.4%和33.6%,稳定时间为23.7和21.1分,制成面包体积为900ml和940ml,评分90分和92分,品质跟国家东部水地最高水平的优质麦相当,而抗病性和面包柔软性则优于国家目前的其它优质品种,预计2023年可通过国家审定,这将为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减少国家优质麦进口的外汇支出起积极作用。另外还育成两个强筋优质超高产的中间产品,有望成旱区超高产的优质品种。
在育种的同时,梁老还始终不忘提高农民的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他退休以前,每年都要做一次技术调查,写出技术意见,给政府指导生产提供参考;退休后仍经常关心全县的技术工作,经常出去走走,有机会就提出意见,着重在自己基地做出示范,给群合观摩,对群众的提问必耐心解答。梁老在肥料利用、桔杆保墒和耕作保墒上做了较多的工作,在小麦播种期上,还亲自在塬、山、滩三个地段同时布点试验,找出规律,把“籍墒不等时”和“白露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迟”改为在海拔1200米处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一过种麦正当时”,其他地段海拔每升高或降低100米播期再提前或推迟2到3天,并把播期集中缩短成4至5天的“最佳晚播高产期”,推广后对克服高温虫传病毒病(刚茬)起了重要作用。
梁老的一生始终以民生为重,情系育种,情系百姓,情系黄土高原。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兢兢业业,执着追求,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实现着一位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理想追求;他淡泊名利,克勤克俭,清清白白、实实在在,诠释着一个人民公仆的人生价值观。现在他退而不休,继续为小麦育种优质品牌添砖加瓦。他说:“我要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更多的脚印和痕迹,一直干到不能动弹为止。”
(鱼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