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5·30致敬科技人
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副主任纪文军的心里话
  我是一名临床神经外科医生,在医疗实践中,经常会发现一些疑难病例和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自己凝练为科学问题,想办法解决,那就要创新,最后经过努力,问题得到解决,发表论文、专利等成果,这就是我们的临床科研,科研成果的产出,进一步可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二者相得益彰。
  很庆幸在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活跃的年纪,在临床工作之余,选择了做科研。科研让我保持了探索的态度,对于真理我有求知欲,对于现象我有好奇心。科研训练了我思考的习惯,面对问题我不是逃避而是分析,辨别真伪我不再人云亦云,而是讲求证据。科研更培养了我超越自己的勇气,在摸爬滚打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在神经外科领域专家或老师的帮助下激发潜力、提高自己。
  科学研究是一段渐入佳境的旅程。慢慢地,我会将科研中的烦琐和失败等闲视之。每天晚上十点我们还在病房收集临床资料,我已经习以为常。我们会更加自信、踏实、有能力地解决问题。做科研成为一种享受,享受一份纯粹与专注,享受一份坚持与奋斗,享受一份行稳致远的成就感。
  在科研中,我细细体会自己的成长;在科研中,我重新明确自己的理想。科学研究最讲究原创性,在世界科学界你追我赶的科研竞赛中,引领学术发展前沿的总是解决关键问题的创新性成果,正是创新性成果的出现才不断刷新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极限。不断积累的科研能力和信心让我们有底气向关键问题发起挑战,解决科学问题将成为我为之不懈奋斗的事业。
  作为青年,生逢盛世,实为幸事。“两弹一星”元勋科学报国的情怀,屠呦呦先生发现“青蒿素”对于人类的价值,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更坚定了我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念。尽情施展青年的聪明智慧,挥洒青年的辛勤汗水,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科研工作者最幸福的使命。
  因此,我一直在向临床医学科学家的方向努力,希望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造福社会。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