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陕西全力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高龄高危孕产妇比例增加、母婴安全的服务资源相对不足等挑战和困难,努力保障全省母婴安全。婴儿死亡率由2005年的24.15‰下降至2018年的2.96‰,实现十三年连续下降。
建成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136个
为了加强全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陕西成立了省、市、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组,组织、协调全省范围内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诊工作。从2016年起,陕西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投入省级专项建设资金3000万元,用于省、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累计投入资金已达9000万元。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136个,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全覆盖。
危重救治转诊网络格局全面形成
按照省级救治中心分片包抓、市级救治中心负责市域内、县级救治中心负责县域内救治工作的分工方式,将6个省级中心与12个市、区中心进行了对接,构建起“横向”一县一中心、“纵向”省市县相贯通的标准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确保所有省级中心与市级中心实现无缝对接。2018年,各级危重救治中心共转诊抢救危重孕产妇20797人、危重新生儿24559人,有效保障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实现新生儿复苏技术全省全覆盖
调动和利用妇产、围产、儿科、妇幼保健等相关学会协会资源,积极开展产科危急重症管理培训,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救治能力和水平。同时大力推广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实现了新生儿复苏技术全省全覆盖。开展危重症救治模拟演练,针对常见危重症病例编写“情景模拟”演练脚本,安排“标准化病人”进行模拟抢救和会诊“实战演练”。从2016年开始,已连续三年针对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不同病例进行了演练,取得了明显成效。
此外,各地市各相关机构也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安康市投入600万元建立急救信息和GPS定位系统,与省级危重中心联通了转诊信息网络;省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等危重中心启用了空地一体化紧急救援网络。
(孟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