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

高锦萍

陕西科技报
  我见过许多居士或佛徒,整日里车上手上念珠繁缠,佛像专供,更有甚者素食、避谷……却也总不得安宁,烦心不断。
  近日,突从一篇美文中知悟了“断、舍、离”的一些涵盖意思,心便豁然,犹如醍醐灌顶,不敢言大彻大悟,却也明朗许多。
  我问一挚友,如果可能,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他不加思索地回答是田园生活,养一群鸡呀羊呀的家禽,种一园时疏,几棵果树几株花草……听起来惬意舒爽,令人神往。
  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鲜见,因为都市的生活很累,压力很大,大多数人心里潜意识想逃避,向往田园的恬静,却无几人去想春耕秋种,拾镰把锄,背灼日月,不曾思虑过白居易的《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归隐,不是深居山野,亦非身遁古刹,而是欲望的止息,还心的一片宁静。常言知足常乐,试想倘若己完成“民以食为天”,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当然,只要活着,便应有断不了的亲情,舍不下的责任,离不开的信仰,除此之外,皆为贪欲,放与不放,再言归隐。贪欲不止,近佛相斥,求拜之举,愚极可叹。
  微雨轻跑,冷冷的暖,与我相偎、私语!在这繁花已尽,绿色吐新时光里,我心归隐,一步一步敲打着春的晨钟,一声一声悠远传颂着我心的宁静,雨珠渐密,依然慢步,看车急人乱,犹如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