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名将李光弼和郭子仪齐名,他们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功臣。
李光弼曾和叛将史思明的部分主力在河阳隔河对峙。当时,若论实力,史思明的部队要比李光弼的强得多,别的不说,光是马匹,就无法相比。叛军拥有大量马匹,其中战斗力特强的纯种良马就有一千多匹,史思明常让士兵把这些膘肥体壮的纯种良马赶到河边洗澡,想借机向驻扎在对岸的李光弼部队炫耀他们的军力,给他们施加压力。
面对如此局面,李光弼下了一道看起来十分奇怪的命令:把军营中所有的母马都集中到城墙下待命,而把所有的小马都集结到城内的一块空地上。被集结的母马和小马都有近五百匹。
这天上午,叛军士兵又赶着他们的纯种良马来到河边,让它们各自散开。那些马有的到河里打滚,有的在水边追逐奔跑,有的在岸上悠闲地吃草。就在此时,李光弼给他的部队下达了行动命令,刹那间,只见河阳城城门大开,李部士兵牵的牵、赶的赶,把城墙下所有的母马都强行赶出城去。那些母马因为留恋还留在城内空地上的小马,死活不愿走,它们一步三回头,出了城还犟着往回跑。可它们哪敌得过人多势众的士兵们?无奈之下大声嘶鸣,想让留在城里的小马赶快出城,到它们身边来。可小马此刻都被士牢牢看管着,根本没法脱身,只能用稚嫩的叫声回应母马的呼唤。顷刻间,母马喊,小马叫,城里城外被搅得热闹异常。
而此刻,叛军那些在河边嬉戏、吃草的纯种良马,可就“心猿意马”了,尤其是公马,它们误以为河对面的大批异性正在争先恐后地向它们发出召唤,对这种极具诱惑力的举动,它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于是就不顾一切地行动起来:已在水中的抢先游向对岸;在水边追逐嬉戏的,也急吼吼地下水,游到对岸,奋不顾身地奔向母马。马儿天性恋群,叛军马群中剩下的母马们踌躇片刻后,也果断渡河。两个对峙部队的马群,就这么离奇地汇合到一起。
见此情景,叛军士兵吓得立刻回营报告。史思明一听大惊失色,立刻派精锐骑兵奔袭过河,想夺回他们的纯种良马,可谁知半路就遭到李光弼事先设下的伏兵迎头痛击,溃退回营。
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有“美人计”,李光弼此计可谓“美马计”也!仅此一计,他轻而易举地为自己部队夺得了五六百匹精壮的纯种良马。叛军却因此而元气大伤,没过多久,就被李光弼的军队消灭了。
(崔叶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