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对学生实施的是科学的启蒙教育,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投入课堂探究活动,真正深入思考问题并对身边常见事物产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对教师来说是值得深入思考并实践的。通过长期一线科学教学,我觉得要成就一节有质感的好课,必须在关键时刻设置一些陷阱或冲突,以使学生“跌倒”,思维受阻,不能自拔,再引发学生思考,去伪存真,诱导他们跳出陷阱,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探究能力意义非凡,也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巧换曲别针,一设陷阱
首先以问题导入:老师请同学们来帮忙,这个电路中的灯不亮,怎样能使他们亮起来?将课本上的问题开放化、生活化激趣、提高参与度,并由此引出检测电路。紧接着学生亲历利用传统检测电路检测身边常见物体导电性,待检测材料中包括一个金属曲别针,但我故意将某一组的曲别针换成了外部涂有油漆的彩色曲别针。这样一来实验汇报时这一组的结论便和其他组的形成了矛盾,学生纷纷猜测,情绪高涨。此时将两个曲别针放于实物投影下让学生对比观察,发现油漆是绝缘体。
这样的教学陷阱下,学生们追寻问题答案的热情不仅会促使学生们注意力集中,也保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最终,再通过实物对比,巧妙的将答案引出,让学生们自己组织、归纳、总结原因,因为孩子们想说,自然越说越好,最终自己得出结论,记住了金属曲别针是导体,油漆是绝缘体,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改造实验器材,二设认知冲突
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基础就是已有的知识,也就是对事物已经形成的看法、态度和观点。然而这些固有的认识不一定就是正确而全面的。在课堂中打破这种惯性思维,就要形成认知上的冲突和矛盾,据此设计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克服思维的表面性、绝对化与不求甚解的毛病,使学生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使其思维深刻。
课堂中,在学生利用检测电路测试的环节设计比赛,最先完成的小组获得幸运抽奖,再利用抽得的特殊材料(即人体和自来水)进行检测,从而使人体、自来水这两种材料神秘而特殊,以此体现其重要性。由于普通检测电路无法检测微弱电流,因此灯不能亮起来,也意味着得到这两种材料检测结果是绝缘体。再次以小区喷泉漏电,使玩耍的小学生触电的新闻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人体和水是导体。导体检测电路的灯不亮?这样一来学生们立刻产生思考,不能自拔,利用这一矛盾,教师由此引出精密检测电路,用精密仪器测量发现,二极管亮了,说明自来水确实是导体。
经历了从是到不是再到是的思维波折,孩子们就像在看一部跌宕起伏的大片,思绪紧扣老师引导,知识由初步建立到应用判断再到深入内化层层深入,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这其中将传统检测电路加以改造,做成的发光二极管改造电路功不可没。所以,有时为了设计出有效、有价值的认知冲突,身为教师要敢于创新,发明制造有利于课堂的教具。通过教具的使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精密的仪器能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使学生意识到新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巧设对比实验,三设认知冲突
有了改造后的精密检测电路,同学们顺利的重构了人体和自来水是导体的知识概念。此时,提出问题,如果把绝缘体在水中泡湿然后再利用精密检测电路试试,结果会不同吗?学生们对此问题十分感兴趣,因为这意味着导体和绝缘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与学生自我意识中导体和绝缘体的固有概念形成认知冲突。迫不及待的检测后,学生们发现变湿的木棒、棉线都是导体,深感惊喜。
由问题引发思考,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入这个误区,再利用精密的教具设计对比试验,证明导体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这一新科学思想,打破思维惯性,打破学生对导体绝缘体的固有认识,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也从哲学的角度上体会到事物都是变化的。
拓展延伸,继续突破认知
课后,从1752年富兰克林发现了电现象之后,科学家们就一直在研究导体,还发现了超导体、半导体,超导体和半导体的概念又一次突破了学生本节刚刚接受的新知识,带给他们震撼和思考,启发孩子们在课下继续保有对导体和绝缘体的兴趣和思考,延伸学习。
对课堂意犹未尽,对科学充满热情,要上好一节精彩的科学课,一定要强化科学课教学理念,要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到揭示本质,千万不能用灌输的方式上科学课。科学来自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因此课堂设计一定要紧贴学生生活,并布置贴近生活的实践和思考活动。精彩的陷阱和认知冲突设计就好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一样,敢于在课堂中制造意外和矛盾,并把这些问题、矛盾、意外交给学生去解决,在众多的矛盾与反差中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正所谓引生入“瓮”,这种方式也牢牢抓紧了孩子的心,紧紧跟随老师的引导自己一步步解开了矛盾,了解了反差的原因,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老师铺垫好的知识中,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内化、掌握,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做到高效有趣,才能真正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长此以往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刘欢)
参考文献:
[1]《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巧设障碍陷阱》陈文华,南京市高淳县东坝中心小学
[2]《巧设“陷阱”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白炳春,江苏宜兴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