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兴一个产业 富一方水土
    韩城市科协组织专家现场指导花椒管理技术。

    宁强县科协调研天麻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

    安康汉滨区陕茶一号母穗园。

    白河县安福村村民采摘盛开的牡丹花,为制作牡丹花茶做准备。

    安塞文明特色杂粮开发协会谷子产品及地膜谷子示范田。

  编者按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固脱贫的根本途径,如何培育一个产业,造福一方水土,助力我省脱贫攻坚工作?
  近年来,全省各地市科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政策,坚持精准扶贫原则,依托科协职能优势、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地域特色,精准地培育扶持贫困乡村实施一个项目,落地见效一项产业,各地逐步探索出了一些特色产业的扶贫路子,对当地贫困群众产生了良好的帮扶效果,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
  临潼区科协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在19个贫困村累计完成花椒栽植及补植补造5500亩、油用牡丹2000亩、苗木花卉1000亩,新种植油菜2500亩,新发展甘露子、金银花等中药材1000亩,新栽玫瑰400亩,发展越夏蔬菜100亩,套种金菊、常下石竹800亩,完成核桃高接换头5万余株,在贫困村相对集中的山原区,已经形成了以石榴、核桃、花椒、苗木花卉、中药材等为主打产业的种植业发展格局。
  阎良区科协积极参与科学养蜂,按照“农技协+企业+农户”模式,对蓝田500户养蜂贫困户进行帮扶,使每户年均增收8000-10000元;解决本区群众就业150余人,蜂群30000群,年产蜂蜜3000吨。
  鄠邑区依托兴起的户太八号葡萄科普示范基地和技术优势,全力支持葡萄产业发展,将户太八号推广到全国,栽培面积达60万亩,在全省推广栽培30万亩,成为我省的主栽葡萄品种,为陕西葡萄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宝鸡
  宝鸡市科协在自身经费紧张情况下,先后为扶贫村投入资金近10万元,2019年帮助贫困户销售蜂蜜、土鸡蛋等农产品1万余元。2018年组织动员40多个科技组织、347名科技专家,深入贫困县、贫困村户结对帮扶,举办各类农民培训600多场次,带动贫困户脱贫6269人。
  陈仓区科协实施产业扶贫,全区柴胡种植达到11.5万亩,拥有专家技术骨干120余人。2018年为786户贫困户免费发放柴胡种子8000多公斤,亩均收入5000元左右。
  眉县科协组建84名县级科技特派员为猕猴桃、大樱桃、草莓种植和养殖等4个产业技术服务,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对象,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大力开展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岐山县科协组织动员县农学会、林学会、畜牧兽医学会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推广种养殖、特色加工等增收致富新技术、新品种,举办苹果、花椒、猕猴桃、药材等栽培与管理技术培训会等。
  咸阳
  旬邑县科协组织专家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选派了112名科技特派员,进驻各贫困村传授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帮扶涉农产业基地发展壮大。比如在兴农堡科普示范基地的带领下,礼品西瓜已经成为张家村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长武县科协助力丁家镇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采取订单农业、合同订购等形式,建立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更加紧密地利益联结机制,培育食用菌15亩,建立71个大棚,种植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甜瓜、芹菜等十几个品种。带动丁家镇直古村71户贫困自主经营,科学作物,每棚收入平均可达3000元。
  铜川
  铜川市科协发挥职能优势,突出产业增收形式,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市级组织、区县对接、服务到点、统筹调度的活动组织形式,深入贫困地区,利用田间地头现场为贫困群众提供“一对一”“一带一”的精准服务。在脱贫攻坚一线对接联系,开展巡回帮扶和技术培训,推广实用技术,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产业致富能手。
  耀州区科协对7个深度贫困村提出了“五个一”产业发展模式,即建成一座光伏电站、建设一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一个规范化种植示范区、建设一个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建成一个社区扶贫工厂。通过近一年来的扎实推进,使全区7个深度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施成功肉羊、奶山羊、肉牛等养殖项目。 
  渭南
  华阴市科协共开展技术培训30余期,进行产业科技培训,信息宣传,田间实践技术指导,新品种示范实验,新技术推广。比如,重泉村种植设施西瓜20多年,90%的农户种以种植设施瓜菜为主,近年来精心安排,按照“稳粮优瓜优菜”发展思路调整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协会引进设施大棚西甜瓜,秋延辣椒型模式,推广安全设施栽培、增施有机肥、基石无土育苗、大苗移植等新技术推广,瓜菜产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潼关县科协多次邀请梁晓红、杨宗启、任侃劳等专家长期开展花椒、黄花菜、黄桃、软籽石榴、月嫂培训、小吃培训等各类产业的技术培训30余次,参加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次。
  延安
  延安市科协结合各县区主导产业和各村情况,采取分类实策,重点突破的方式,动员科技专家参加并组建产业服务团体,积极主动开展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立科技服务常态化机制,开展科技咨询、产业技术培训等,为贫困县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提供科技支撑。
  各县区科协突出地域优势,以壮大苹果、核桃、养殖等特色产业为出发点,通过整体带动、重点突破的方式,调动科技资源,广泛开展各类产业实用技术培训,用技术武装贫困户,提高其产业脱贫技能。
  榆林
  榆林市科协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先后邀请省市县农业科技专家深入全市12个县市区,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累计开展培训930场次,培训农民2万多人。
  市科协每年投入一定经费用于农村产业示范载体创建,发挥农村产业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带头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动员其引进推广有关产业发展的先进实用技术,带动广大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
  汉中
  留坝县科协举办电子商务、中蜂养殖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会35场次,开展咨询活动25场次,组织县内外专家、技术员深入开展西洋参、猪苓、重楼、白及等中药材技术培训指导64场次。争取高校、科研院所20名“三区”科技人才,围绕县茶叶、食用菌、猕猴桃、樱桃、粮油作物、中药材等特色农林产业,为企事业单位、农业合作社免费提供科技服务,累计解决企事业单位、农业合作社生产性技术难题37个,开展各类培训20场次4300多人次。
  宁强县科协积极争取产业项目,在5个深度贫困村建成助力脱贫攻坚科普宣传栏,编写发放《扶贫产业实用技术集群》2000册。坚持聚焦重点,突出技术培训,先后开展食用菌、中药材等各种技术培训10余期,参训人数达2580人次;结合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下派科技特派员26名指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增产增收。
  安康
  安康市科协立足资源优势,发展茶叶、魔芋、蔬菜、特色林果、乡村旅游等产业,如紫阳茶叶、岚皋魔芋、白河木瓜等已经形成规模、见到效益,还有一些新兴产业,如岚皋猕猴桃、旬阳、白河油用牡丹等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9年全市新建经营主体2580个,电商服务平台22个。
  汉滨区科协助力双龙镇承建双龙省级现代农业(茶叶)园区,建立“陕茶一号”茶叶良种母穗园5500亩,在全市推广种植“陕茶一号”茶园50000余亩,引领汉滨区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107个,改造低产茶园36450余亩。
  石泉科协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技术讲座、现场技术指导,推广农业新技术18项,引进新品种31个,新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7个,建立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3个。扶持及时雨“速冻食品”加工企业,以“紫长茄子”为全县脱贫的经济作物,带动全县贫困群众依托企业大规模种植生产食材,取得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的实效。 
  商洛
  商洛市科协围绕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及产业布局,开展果树科管、养殖、中药材、食用菌栽培等方面的系列培训830场次,培训群众20000人次,组建服务团21个,邀请专家近300人次,巩固及新发展农技协85个,有效提升了商洛贫困群众依靠科技致富能力。
  市科协帮扶马炉村,着力推动山茱萸、天南星和魔芋等主导产业发展,建成国家级山茱萸科普示范基地,获得以奖代补资金20万元;成立了山茱萸专业协会,组建山茱萸科管服务队,科学管理山茱萸2000余亩,推广核桃高接换优试点栽培150亩,推广金银花、雪莲果种植项目,发展冷水鱼3万尾,中药材1000亩。
  山阳县科协助力诚惠食用菌协会创新“一地生四金”发展模式,以“租棚还菌”“借袋还菇”“劳务就业”和“产业资金扶持”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本报综合)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