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用在脱贫户刘宝林身上再合适不过。
家住府谷县孤山镇岳家寨村青谷地峁自然村的刘宝林,十几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不幸的是,母亲患有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一年四季卧病在床,他要不定时去西安给母亲看病,医疗费、往返路费等让原本拮据的日子更加捉襟见肘。精神上没有了支柱,经济上没有了来源,他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2014年,村里召开大会一致同意上报刘宝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各项扶贫政策帮助下,他通过自身的努力,生活逐渐好转,尤其今年实现“大转身”。
政府关怀,产业帮扶助他走出生活困境
几年前,为了方便给母亲看病,刘宝林带着母亲在县城租了一套简易的房子。原本以为日子会一直清苦下去,直到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他的人生迎来新的转机。“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驻村干部来家里看望我,了解到我当时的生活状况,劝我们搬回村里居住,说这几年政策好,回到村里发展的机会更多。听了驻村干部的讲解后,我当即决定搬回农村。随后,政府领导和帮扶责任人根据我的实际情况,为我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帮扶计划。”刘宝林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先后种植了15亩西瓜、35亩苹果树,通过他办理的经济合作社种植了300亩药材、70亩糜子、30亩谷子、20亩玉米、15亩土豆。
“村委经常组织我们观看脱贫致富视频、宣传精准扶贫政策,虽然我读书不多,但是这些脱贫致富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知道像我这样的贫困户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刘宝林说,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他会经常回顾看视频时记的笔记,也会经常请教村干部。为进一步加强科学种植技术,他还到府谷职业农民培训班培训,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很快,他从一个种植“门外汉”逐渐变成种植“小能手”,收入逐渐增加。
政府引导,加入合作社让他稳定增收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后,政府引导村里注册成立了经济合作社,村民们积极参与,刘宝林也踊跃加入其中。由于他平时踏实不多说话,为人老实诚恳,从不偷懒耍滑,村里一致同意他担任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一职。
合作社主要以种植为主,根据不同分工,村民各司其职。刘宝林每天起早贪黑、干劲十足,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地里看看自己种植的西瓜、其它农作物长势,以及药材种植情况。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带动了刘宝林和村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收入提高后,刘宝林的生活充满希望,他经常和村民们在一起交流探讨,分享农作物种植经验。
政府鼓励,让他稳定脱贫奔小康
刘宝林坦言,“我觉得当贫困户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与其坐享其成,不如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这几年,政府帮助我,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鼓励我,政府给了我公益专岗,每月有稳定的收入,自己又种了这么多地,一年下来收入相当不错。我还年轻力壮,打算将来再租赁些土地,扩大种植面积,实现稳定增收。”刘宝林也希望,身边的贫困群众像他一样积极行动起来,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荣辱观,克服“等、靠、要”的不良心态,苦干实干,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今年,他种了近400亩地,全年收入已达到10万元,他还被评为“府谷县2019年脱贫固贫示范户”。
“我现在吃不愁、穿不愁、住得好,有专门的家庭医生,还可以定期免费体检,看病也有了保障。我相信,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刘宝林有感而发。
(冯永春 杨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