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质量建设、品牌建设。在大的发展趋势下,市场越来越趋向品牌消费,发展品牌经济。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各地都在聚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但都面临有质量、没数量,有品质、没品牌,有品牌、没名气等突出矛盾。必须把品牌建设贯穿于经济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品牌扶贫的新思路,推动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实现产品溢价,提升区域价值,激荡产业发展。
◆品牌扶贫是决胜脱贫攻坚的迫切需要
我国多数贫困地区地处西南、西北山区,尽管区域内自然生态良好,物种资源丰富,但都存在产品丰富但品牌弱少共性问题。多数农特产品以原料为主体进入市场,好产品却卖不出好价钱,无法形成规模化集群式经营和农民致富增收的稳定渠道。
品牌是外部视觉。消费者认可你,产品才有市场,产业才能兴旺。因此,生态产业及品牌化是贫困地区短期决胜脱贫攻坚、长期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力点。同时以往实践表明,在没有对资源优势、市场潜力等做出科学判断并进行品牌塑造的情况下,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式产业,易形成低水平、同质化竞争。
品牌是信誉、信用的体现。实施品牌扶贫,有利于挖掘提升优质农产品资源价值,促进千家万户的小农户有效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从“卖资源”到“卖品牌”的华丽转型。更重要的是,通过有序的品牌扶贫行动,培育企业,做优产业,带动就业,建立稳定贫困户收益联结机制。
◆品牌扶贫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必须把生态作为最大优势,以品牌扶贫为抓手,将生态产业化、产业品牌化、品牌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让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源源不断转变为“金山银山”。
比如安康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基于对特殊区位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深刻洞察,确立了“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发展思路。在这一科学思路指引下,全市把特色农业及品牌化经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使富硒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六大支柱产业中贡献率最大的产业。
实施品牌扶贫,不仅能促进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快速发展,而且新零售终端的变化也将改变上游种植基地的变化和产业链的整体变革,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打牢产业基础。
◆品牌扶贫是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有力抓手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交汇期,产业始终是兴村富民之本。实施品牌扶贫,符合从品牌塑造到引领创新、振兴乡村的发展规律,是条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新阶段。通过品牌扶贫,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需求导向作用,减少低端无效供给,增加绿色优质产品,提升生态服务功能;通过将政策、产业、企业、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整合,兴起的是创新,兴旺的是产业,兴盛的是农村,有利于催生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拓展新领域、创造新需求。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推进品牌扶贫还有助于对接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中国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去”。
◆品牌扶贫须有代表全域全类强势品牌作支撑
以安康为例,现有农产品品牌不少,但杂而不亮,且同质化发展严重;一些农业企业受观念和人才等制约,培育品牌主动性不强。从长远发展看,亟待一个能代表全域全类且有一定号召力的强势品牌横空出世,把分散的生产、销售和企业统领起来,把安康农产品区域特征、价值属性集成并放大,加快构建生态友好型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在诸多农特产品品牌中,兼具上述优势和代表性的应属“最安康”。
该品牌将具有安宁康泰之意的安康地名与“安全·优质·生态·健康”的区域产品特质融为一体,以“最”字体现“始终在路上”的心态和对卓越品质的孜孜以求。自2018年5月品牌诞生以来,与近200家农村合作社及60家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开发和吸收30余种农特产品加入“最安康”品牌矩阵,销往全国30余省市。目前正在全国优选经过认证的绿色生态产品进行合作,加速构建“中国礼·最安康”“中国特产·最安康”发展模式,努力将“最安康”打造成市场有公信、全国有影响的大品牌。
2018年“最安康”品牌获全国品牌故事大赛三等奖,其网络扶贫模式被新华网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2019年4月依法取得全类注册商标权;2019年5月以“最安康”品牌建设为支撑的智慧扶贫做法,入选新浪网主办的2018年度全国“大数据+扶贫”十大应用案例,也是我省唯一入选案例;建立的“守信优先推荐、失信关注预警”信用评价和诚信管理体系,获得“2018年度信用建设典型案例奖”,入围2019年度“全国百佳信用典型案例”;在2019年国家扶贫日社会组织扶贫论坛上,以“短期助力脱贫攻坚,长期引领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再次跻身2019网络扶贫十大案例。
◆品牌扶贫需要构筑系统完善的区域品牌建设体系
宏观层面,依托诸如“最安康”般既有丰富文化内涵、市场价值,又有良好口碑、完善体系的区域品牌,实施品牌扶贫,发展生态经济,打造地域特色鲜明、承载乡村价值、创新创业活跃的品牌与经济发展模式。
微观层面,以市场需求为原点,以信息科技为支撑,以产业经营为目标,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构建品牌培育、标准认证、品质溯源、产业发展、营销推广、电商孵化、冷链物流、信用建设的闭环体系。